“无堕胎不青春”源于创作模式化和功利化

27.01.2015  10:40

        摘    要:青春影视作品的走红,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击中了公众的情感“软肋”,引发了人们对青春的怀旧情结。作为青少年激情与轻率的产物,堕胎客观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只不过,“无堕胎不青春”的浮夸与作伪,一方面背离了事实的整体真实,另一方面也可能给青少年形成不良示范,加剧“破窗效应”。

  近年来,《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影视作品,掀起了一波集体怀旧潮。不少观众在感叹青春一去不复返的同时,发现这些影视作品都少不了堕胎情节。一项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认为当下青春片不是自己青春写照,83.4%的受访者认为其中的堕胎情节会对青少年造成误导。(1月26日《中国青年报》)

  青春影视作品的走红,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击中了公众的情感“软肋”,引发了人们对青春的怀旧情结。作为青少年激情与轻率的产物,堕胎客观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只不过,“无堕胎不青春”的浮夸与作伪,一方面背离了事实的整体真实,另一方面也可能给青少年形成不良示范,加剧“破窗效应”。

  “无堕胎不青春”表面上是一种巧合,在本质上则是文艺创作模式化和功利化的产物。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暗算》火了,谍战剧一哄而上;《亮剑》红了,抗战剧接二连三;《致青春》大卖,青春剧层出不穷。当商业资本的逐利逻辑遭遇浮躁、喧嚣、炒作等不良社会心态,青春剧的同质化、模式化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

  不论在什么时代,青春都不能成为“放纵”的同义词。对于青少年来说,堕胎不仅意味着身体上的伤害,也意味着精神上的痛苦。“无堕胎不青春”尽管具有吸引眼球和话题营销的功能,却偏离了青春剧应有的方向。

  青春剧作为青少年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不可避免会聚焦青少年的爱与痛。可是,对于尚未走出校门的青少年来说,爱情不是“必修课”,堕胎也只是小概率事件。动辄将堕胎作为青春剧的看点与卖点,表面上赢得了公众的注意力,却没有真正地关注到青少年的利益诉求和情感需要。

  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是文艺创作的根本。任何一部青春剧,如果不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心理共振,就难以赢得老百姓的喜爱和认同,也就难以实现经济和艺术的双赢。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学业、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迷茫与困惑,聚焦他们精神世界发育和建设过程中的爱与痛,才是青春剧应有的厚度与宽度。

  伴随着文化消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影视创作也必然要从模式化中走出来。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如果影视创作依然在陈词滥调中打转,依然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依然在批评质疑中自说自话,必然会遭遇收视率的“滑铁卢”。从这个角度上说,“无堕胎不青春”即使在短期内获得商业成功,也难以取得经济与艺术的双赢。

作者:杨朝清   网络编辑:高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