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海盐注入文化"点盐成金" 盐雕走进中国科技博物馆

21.12.2014  11:50

  过去,“一筐盐换不到一颗鸭蛋”;后来,人们把盐产品扩充到美妆、洗化,果蔬盐相继产生,增值10倍以上;而今,无棣给海盐注入文化元素,雕琢成艺术品,增值约40-50倍。上个月初,无棣制作的盐雕产品《海丰塔》喜获第七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民间艺术奖,产品进入中国科技博物馆。

  12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无棣县“中国海盐文化产业基地”。研发中心主任王风顺拿着一摞订单告诉记者:“盐雕的特色是质地好,绿色环保,晶莹如玉。现在,研发出120个系列品种,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有的订单明年3-4月才能交货。”

  “无棣是全国海水制盐第一县,制盐面积达530万公亩,年产300万吨,这是我们最大的资源优势。”据县盐业公司经理邱海军介绍,技术人员先后攻克了海盐易溶化、难塑形、表面粗糙等技术难题,研发出历史人物、佛像、动植物、十二生肖、浮雕牌匾、室内美化摆设等近120个系列品种,全县盐业产业结构由食盐扩展到营养盐、洗浴盐、化工、养殖、盐雕工艺品、旅游等近20个行业,全系统年产值近15亿元,年上缴税金近4亿元。无棣县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华夏海盐文化产业园。

  “转调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需要别出心裁。”县委书记李恩波说:“不仅仅是海盐,通过注入文化元素而身价倍增的还有贝壳、芦苇、树根等,摇身一变,身价倍增。”无棣县把文化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努力打造儒家文化、名胜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化、休闲文化、民俗文化“六大文化品牌”。目前,由“低端”原料变身为“高端”产品的还有海瓷产品、海瓷艺术品、芦苇画、根雕等。

  无棣沿海有条贝壳沙堤,储藏量达30亿吨,并且逐年增长。科技人员利用贝壳作原料,研发出了贝瓷产品,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作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山东珍贝瓷业有限公司将贝瓷产品与传统水墨画艺术巧妙融合,开发出海洋贝瓷艺术产品,让众多游客惊叹不已。文化铸魂,不仅让无棣贝瓷成为外交部选定的国宾礼品,还催生出独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区”特色的中国海瓷艺术创意产业园,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十二五”全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全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无棣芦苇资源丰富,过去只用来生产苇帘,附加值很低,现在用来生产琳琅满目的苇帘工艺品,有古朴典雅的碳化帘,原汁原味的织锦帘……原先难登大雅之堂的苇帘,如今飘洋过海,远销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成为鲁北地区最大的苇帘加工出口企业。据县长丁海堂介绍,全县有苇帘加工龙头企业13家,今年收入超过3亿元,出口占到全国苇帘出口额的7成。

  原标题【 无棣海盐注入文化"点盐成金" 盐雕走进中国科技博物馆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