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体育惠民”真抓实干

20.01.2015  10:38

  近两年来,日照市充分发挥体育彩票公益金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扎实措施,全市农村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再上新水平。

  2014年,统筹省市县三级体育彩票公益金1147万元,为全市24处乡镇(街道)和679个行政村配置了健身器材;目前,日照市(除省财政直管县外)乡镇(街道)体育健身工程器材配备实现了全覆盖,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超过了70%。这些工程的建成,大大提升了全市特别是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群众的体育健身条件。为做好这项体育惠民工程,日照市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

 

  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工作,将全民工程建设工作作为文化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区县年度绩效目标考核指标体系,调动了基层工作积极性。年初,市体育局主要负责人与区县体育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定了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区县在工程建设资助资金配套、受赠单位统计上报、器材安装验收、信息上传等环节中的责任,增强区县体育职能部门的责任感。通过采取纳入绩效考核、签订目标责任书等强有力的措施,增强了对工程建设工作的领导。

 

贴近群众需求  优化场地器材

 

  2014年,市体育局对农村全民健身工程进行了5次集中实地检查和调研,了解了近100个社区、村庄的健身工程有关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检查,听取群众的意见,一是优化器材配备种类,今年农村健身工程7件健身器材分别是告示牌、上肢牵引器、腰背按摩器、三位压腿器、健骑机、太空漫步机、跷跷板,既有力量性练习器械,又有柔韧性练习器械,还有恢复性练习器械,用最少的种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群众健身需求,同时兼顾了安全、文明、宣传需要,深受群众欢迎。二是实施健身工程场地的美化升级。以东港区河山镇小洼村为代表的农村健身工程,利用街头空地精心规划设计,使健身和绿化、休闲很好地结合,健身工程不再是向右看齐式的简单排列,得到了美化升级。目前,市体育局正研究制订2015援建的农村社区健身工程规划方案,更好地指导农村全民健身场地建设。

 

加大落实力度  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工程建设实际需要,要求每个区县明确一名同志(一般为体育科长)为工程建设联络员,负责本区县工程建设联络工作。联络员制度的建立,理顺了建设过程中信息沟通渠道,减少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市、县、乡镇沟通的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QQ群等交流平台,及时交流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加快建设推进速度,将工程招标和受赠单位统计上报、器材生产和场地建设、器材安装和信息上传等环节压缩推进。及时掌握各区县的工程进展情况,建立了工程建设每周上报制度,要求各区县每周将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统计上报,对建设进度较慢的区县及时进行督导,并定期将建设进度情况通报给各区县,促使进度较慢的区县加快建设速度,提前一个月完成了今年的建设任务。

 

强化监督措施  确保进度质量

 

  为保证器材质量,加强了对工程建设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招标采购,要求投标企业必须符合GB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并在器材生产、安装过程中进行全程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对已建设完成的农村全民健身工程,以乡镇为基本工作单元,全部以GPS定位相机拍照上传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第一时间逐一进行审核,对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确保工程质量。市体育局与所有受赠单位逐一签订捐赠协议,明确受赠单位职责,加强器材日常管理维护,保证器材的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