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动静结合”保护传承国家级“非遗”
7月24日,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日照市历史文化悠久,境内东夷文化、龙山文化、莒文化源远流长,久负盛名。丰厚的文化遗产、遗迹,是日照文化的文脉源头所在,也是日照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观念、审美理念演进的历史见证。截至目前,全市有5项国家级名录项目,14项省级名录项目,79项市级项目,近300项区县级名录项目。
在工业化与城市建设大潮中,如何保护根脉,留住历史文化记忆,让文明得以永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日照新闻》特挑选了日照市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其传承保护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访,期冀能以此唤起全社会对非遗项目更多的传承和保护,共同留住这些晶莹璀璨的民族瑰宝。
“盼到夏来夏又来,玉美人姑娘走上了楼台……”7月28日,在日照市东港区石臼街道文体活动中心,满江红艺术团的团员们唱起了“满江红”经典曲目《四盼》,曲调舒缓抒情,古雅清丽,仿佛将人带入“舞低杨柳楼中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的烟雨江南画卷。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满江红”,其曲牌远在元、明两代就有,口口相传,流行于日照沿海一带及其周边地区,并伴随着日照沿海海运经济的繁荣发展而日渐丰富。从1956年,“满江红”开始有版本的记录与传承,并根据日照当地风情填词创作作品。
几经沉浮——从口口相传变为纸质铅字
“大港崛起日照好。码头绵延探海,楼宇试天高……”采访时,几首依“满江红”曲填词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满江红”仅是一个词牌名,其填词随意,既有程式化演出,也可有即兴演唱。
1956年,山东省艺术馆民间音乐专家魏占河等来到日照,与县文化馆的有关同志一起对“满江红”进行挖掘、收集、整理。他们以石臼民歌手刘克山等演出的《四盼》为基础,整理加工了这一“满江红”代表曲目。自此,“满江红”开始以纸质的形式流传。但当时,其他曲目依旧散落民间。
由于《四盼》是以四季之盼表达了一位少女对远方恋人的离愁别绪和悠悠相思,在文革那个特殊时期,曾红极一时的“满江红”被贬为了“黄曲”,无人再敢演唱。1969年至1970年,民间艺人刘克堂曾用毛主席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文章填词,用“满江红”曲调演唱,但因风险太大,坚持两年后便放弃了,词曲也付之一炬。此后,“满江红”基本沉寂。
2001年,由周边村居的文艺爱好者组成的石臼街道中盛艺术团成立。为更好地打造、传承“满江红”这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曲目,艺术团决定将“满江红”的其他传唱曲目整理出来。
当时除了有魏占河等人整理的《四盼》曲目,其余曲目多支离破碎,能完整唱一首的人并不多见。为此,他们借助录音机,走村串户,到周边村居的老渔民家中,请他们唱曲,录好音后再回去整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小红娘打水》等“满江红”词曲就这样逐渐被整理出来。
不仅搜集整理“满江红”的传统曲目,艺术团编曲人员还尝试着把这一古老的曲调与当下的时代主题结合,填词创作了一批新作品,以进一步提升“满江红”的观赏性。
2006年12月,几经沉浮的“满江红”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是日照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腔热爱——传承队伍仍要提质
钱琴,据传是“满江红”演奏时所用乐器的一种。日照市“满江红”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书上对它的描述是:一种用铜钱串起舞之叮呤作响的乐器。2012年,石臼街道中盛艺术团李东田根据记忆,恢复制作出钱琴。
采访时,记者见到了由日照市满江红艺术团仿制的“钱琴”:其把手由手工木刻而成,四排孔原该串起四串铜钱,如今却被两串大小不一的铝片所代替。
“舞动时声音肯定不如铜钱清脆动听”,面对如此简陋的“钱琴”,现年65岁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贺娟林很无奈,“如今一个铜钱最便宜也得几块钱,一个钱琴一串大概需要二三十个铜钱,如果四串全部串起来需要花费上百甚至上千元。由于经费有限,艺术团只能能省则省。”
贺娟林告诉记者,她每年6000元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传承经费对满江红艺术团来说是杯水车薪。每年艺术团到敬老院、社区、校园、庙会等地有几十场的演出,演出的服装、道具等都要团员们自己出钱购置,团员们全凭着对“满江红”的一腔热爱去义演。
贺娟林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石臼人,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从小就对这一艺术形式有着浓厚的兴趣。1997年后,又师从刘克堂学唱“满江红”。今年4月份,刘克堂先生去世后,她便成为目前日照唯一的一名“满江红”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了。然而,她的身体状况也已大不如前,自打去年起,就已不再登台表演,只是偶尔在台下打梆子指挥演员演奏。
在贺娟林之外,“满江红”代表性传承人还有4名,一位是71岁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洪亮,另外3位是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王丙兰、李业珍和陈占枫。贺娟林、王洪亮、王丙兰属日照市满江红艺术团,2013年由贺娟林、王丙兰发起成立。李业珍、陈占枫分别带领着一支满江红队伍。尽管满江红队伍得到了发展壮大,但新的传承人中出类拔萃的屈指可数,“满江红”表演者年龄结构也偏大。如日照市满江红艺术团,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也有40岁。
积极施救——打造成为日照特色文化品牌
“满江红”作为日照地区独特的民间音乐,官方和民间力量从未放弃努力挽救“满江红”。
日照市满江红艺术团每周固定在周二、四、六下午在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对“满江红”曲目进行排练,并曾多次走进高校,在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与高校大学生们,教学相长、同台献艺。
采访中,钱琴的手工制作者、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洪亮,还为记者展示了自己整编的六场“满江红”大型歌舞剧《四盼》剧本。这本他耗时一年多才完成的剧本,解说词、演出方式和“满江红”代表曲目的词谱,每一个字每一个谱,全部是这位71岁的老人先用铅笔写完,确认无误后用橡皮擦掉,再用黑色墨水一笔一画重新誊写完成的。没有对“满江红”的热爱,便不会有这样的心血倾注。而这,恐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最重要的因素吧。
为了让“满江红”“活下来”并“传下去”,近年来,市、区两级文化部门组织开展了资源普查、名录申报、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经费的支持,对参加市或区的公益性演出给予适当补助。据东港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体新局局长赵东波介绍,近几年,市区多次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民间组织的业余“满江红”表演团体的演出活动。制定了“满江红”保护五年计划,采取了“动静结合”的保护措施。静态上,即深入细致开展普查工作,摸清“满江红”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进一步开展“满江红”理论研究工作,将这些研究成果编纂出版。动态上,以石臼街道、秦楼街道、涛雒镇、两城镇等沿海乡镇民间文艺队伍为基础,成立“满江红”表演队伍,在两年一届的民间艺术节中将“满江红”作为主打品牌,促进“满江红”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相关链接
日照民歌“满江红”属大型民歌套曲,是鲁南五大调之首,素有“细曲”、“雅歌”之称。曲牌远在元、明两代就有,源头是由元曲中的小令、散套演变的明清小曲,随着当时海上贸易传入日照,并受日照地域文化影响发展而成。
“满江红”在日照的传唱可以追溯到明代前。那时,日照石臼所一带沿海渔民,靠打鱼和海运为生。在海上漂泊数日,停泊在目的地江南河畔,晚上点上灯笼,亲朋好友、生意伙伴相聚船上,煮酒除乏。酒兴酣至,不免吟歌助兴,众人即兴拿起餐桌上的筷子、碟子、酒盅等敲打伴奏,或独唱或对唱,于是,每到夜晚,江畔欢歌笑语、红灯点点,故称“满江红”。后来,这种易演易唱的演唱形式成为渔民的主要娱乐方式,在石臼所沿海地区广为流唱。清代至民国时期已基本成熟,形成了独特的、自成一体的演唱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