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刊发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张述存理论文章:新时代强省建设的关键在于狠抓落实
2月20日,《大众日报·论丛周刊》刊发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省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张述存的文章《新时代强省建设的关键在于狠抓落实》。
新时代强省建设的关键在于狠抓落实
□张述存
当前,山东正处于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重要历史时期,省委将2019年确立为“工作落实年”,又于近日召开了“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对狠抓落实作了高屋建瓴又周密具体的部署,在全省树立起了崇尚实干的鲜明导向。
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观念和政治观念的重要标志
落实,就是将方针政策或工作部署转化为实践。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通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表现出了强烈的实践取向;在其晚年著作《哥达纲领批判》中,更是明确指出:“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我们党成立近百年、新中国成立70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能够取得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党能够始终把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实践中。注重落实、狠抓落实,已经成为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
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具有“认真实干”的精神。他在《实践论》中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对即将进城执政的新形势,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结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特别强调“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观念和政治观念的重要标志。当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落实或者落实不力的问题,工作作风是表象,不讲政治是根本。因此,务必要把抓落实放在讲政治的高度加以认识。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在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从党的政治建设的高度看待抓落实。抓落实,绝不是简单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问题,而是严肃的政治责任和党性观念问题。
无论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近期目标,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景目标,把目标转化为现实,都要依靠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前进中遇到不少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风险。面对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要求我们必须狠抓落实、实干苦干。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抓落实工作,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金句,就是在2013年视察山东时首次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抓落实问题。2011年,他曾专门写作《关键在于落实》一文,强调领导干部必须在工作中狠抓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抓落实的主体和责任、意义和地位、态度和作风、方式和方法等重要范畴,发表了一系列深刻论述,深化了全党对什么是抓落实、为什么要抓落实和怎样抓落实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他还提出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撸起袖子加油干”等旨在强调抓落实的诸多脍炙人口的生动表述。
对于抓落实的主体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把手是抓落实的关键,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把分管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他要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扑下身子,狠抓落实”,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对于抓落实的意义和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只有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他指出:“不抓落实,再好的目标也是镜中花。”“抓工作,是停留在一般性号召还是身体力行,成效大不一样。”他还用“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定位了抓落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抓落实的态度和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持不懈抓下去;必须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2017年12月,在十九大后首次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抓落实。”
对于抓落实的方式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落实来不得花拳绣腿,光喊口号、不行动不行,单单开会、发文件不够,必须落到实处。要明确主体责任,主动作为、形成合力。要重视抓实际成效,善于与时俱进开展工作,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抓落实工作提出过明确要求。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提出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金句。这个经典语句已经成为我们党阐述抓落实问题时常用的表述。2018年6月,他再次莅临山东考察时强调,要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这次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上,省委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弘扬奋斗精神、崇尚真抓实干,这既是确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山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必然要求,又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落实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同时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
通过构筑科学完善的狠抓落实制度保障体系,实现“一切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项目化、项目管理责任化、责任落实高效化”
要树立狠抓落实的精神。 一是要有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当前,我省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但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省改革发展依然存在若干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险阻。其中,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有:发展新动能仍然不足,产业转型升级艰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开放度还不够高,改革力度还不够大;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面对诸多问题矛盾,我们绝不能有畏难情绪和躲避心态,而必须始终葆有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和充沛顽强的斗争意志。二是要有力克形式主义的实干精神。形式主义是狠抓落实的对立面之一。形式主义不仅对真正解决问题没有丝毫实际意义,还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滋生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心理和好大喜功浮夸作风,有些形式主义还会成为腐败堕落的催生剂和助长剂。狠抓落实是摒除形式主义的利器。动员大会提出精简会议文件、改进文风、清理简报、解决各类报表材料过多过滥问题等一系列措施,就是要彻底祛除形式主义。三是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抓落实,贵在持之以恒,也难在持之以恒。我们绝不能陷入“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的怪圈。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既然确定了目标,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要锤炼狠抓落实的能力。 一是要增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增强预见问题的能力。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增强认识世界的能力。二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平时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落实,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对真实情况了然于胸。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方法。要认真学习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下大力气改进调查研究。动员大会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是“施工队长”,要在一线发现问题,掌握第一手材料,并且用量化的方式规定省委常委和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在基层调研不少于2个月,这种力度和决心是巨大的。三是要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抓落实的重心必须放在基层一线,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群众是一切工作的检验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在实践特别是基层实践中磨练出来的。要落实和推广“专班推进法”、“点对点工作法”、“一线工作法”等工作方法。
要构建狠抓落实的制度保障体系。 一是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职能分工制度。动员大会提出健全和创新“责任管理”机制、“效率管理”机制、“公开监督”机制、“精准督查”机制、“条块协同”机制等,构筑科学的落实制度保障体系,就是旨在实现一切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项目化、项目管理责任化、责任落实高效化。二是要完善和创新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要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善不善干事、能不能成事作为识别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要探索设置“落实力考察评价”项目,让担当作为的干部有平台、有空间、有盼头、有奔头。三是要建立奖惩激励和容错纠错制度。探索创设“攻坚克难奖”“勇于创新奖”等;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用“容错纠错”机制来激励担当。建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责任分担制度。要正确使用“问责”手段,避免用问责代替管理、以问责推卸责任。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省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