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风沙源 今日后花园

06.09.2015  14:06

行走在鲁冀边界漳卫新河南岸,绵绵林海一直延伸到天际,各种树木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很难相信多年前,位于鲁冀边界乐陵北部的广大地区曾经黄沙漫漫,满目荒凉,是乐陵市最大的风沙来源地。为有效遏制风沙蔓延,改善生态环境,市委市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市的战略目标,市林业局立足职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经济林种植推广工程,经过十多年持续努力的生态建设,使该市北部广大地区成为全市重要的生态公益林带和林果之乡。

 

沙化土地适宜造林么?答案是能,市林业局经过调查发现,全市300余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绝大多数适宜造林,而且由于沙化土地土质松软,特别适合速生杨生根生长,以及林果产业发展。市林业局局长韩金岭说,今后乐陵市的造林绿化要向北部的沙化区重点倾斜,尤其要建好鲁冀边界防护林带,建成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绿色屏障。此外我们还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把防沙治沙同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借助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黄夹镇大桑树村、霍寨村等村民在种植速生杨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利用沙地新造林地种植西瓜,利用成片林养殖土鸡,年均纯收入10多万元,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大孙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提高粮食产量,全乡大力增加耕地数量,忽视了林业发展,结果造成风沙肆虐,生态恶化,粮食产量反而降低,全乡沙化土地面积达到60%以上。2000年以后,经过十多年大力植树造林和发展林果产业,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林木瓜果之乡,大孙乡利用林果采摘园建设森林公园,被旅游部门评为三星级旅游景区,不但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致富了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