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部分景区重算最大承载量 到峰值停止售票

17.01.2015  01:37

  上海外滩广场元旦前夜发生的踩踏悲剧,使“景区治堵”成为年初旅游业界一大焦点话题。1月初,国家旅游局下发了《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以图通过设置“最大承载量”红线,解决拥堵这一旅游痼疾。

  记者日前从省旅游局及省内各大景区了解到,我省已经开始按照《导则》要求,重新核定测算景区最大承载量,进一步完善流量控制和旅游安全预防工作。

  更强调“瞬时承载量”

  对于“最大承载量”,《旅游法》中已有明确规定,即“景区不得超过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此次《导则》则进一步给出了最大承载量的定义及明确的测算方法和公式。

  记者从省旅游局了解到,按《旅游法》要求,我省各主要景区早就有一份最大承载量数据,例如泰山景区最大承载量为11.4万人,曲阜“三孔”景区的最大承载量定在10万人,济南趵突泉公园最大承载量为3.6万人。

  “目前各景区已有的最大承载量数据算法不一,而且多是采用日最大承载量,即一天之内所能接待游客量的最高值,不是瞬时最大承载量。根据《导则》要求,省旅游局即将出台加强景区流量控制工作的通知,建议各景区重新科学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省旅游局规划处处长蒋卫东说。

  此次承载量核定对景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强化了“瞬时承载量”的作用。以“三孔”景区为例,之前使用的最大承载量一直都是指“日承载量”,去年“十一”期间,“三孔”曾达到日接待量最高值9.75万人次,即便如此,景区也没有实施过停止售票。“现在,《导则》要求景区测算在某一时间点内景区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一旦到达峰值,就要停止售票,采取‘出一进一’模式。”曲阜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称。

  景区呼吁再出细则

  关于景区最大承载量的计算公式,简单说,即是用景区内每一个景点的有效游览面积除以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得到单个景点的承载量,再把所有景点的数据相加。

  然而,根据《导则》中的计算公式,实际计算则复杂得多,需要若干数据,如景区核心区游览面积、游步道面积、游客平均游览时间、日平均周转率、景区高峰时间等。

  记者在采访省内近十家主要景区后得知,已有部分景区了解并学习了《导则》要求,开始了承载量的重新测算工作。“三孔”景区方面称正联系聘请有关专家对“三孔”景区研究测算最大承载量;蓬莱阁景区也正在按照《导则》要求,结合景区内古建筑、绿化情况、游步道等实际情况测算景区最大承载量。

  在采访中,有不少景区直呼测算核定工作“很难操作”、“还需要进一步出台相关细则加以细化”。例如泰山景区,曲曲折折的台阶蔓延数十公里,要计算出有效游览面积,几乎无法完成;又如游客平均游览时间和景区高峰时间等数据,变化太大,无法最终确定。

  同时,有业内人士也表示,为增强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最好应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实施测算。

  “门票预约”还不多见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省内各大景区在治理人流“超载”方面,多年来均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传统手法”,如增加应急人员、强化现场疏导分流等途径。在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时段,从门票销售、门禁安检管理到重点区域地段的安全防护、人员分流等,各景区均有相关应急预案。

此次《导则》要求各景区进行最大承载量测定,并要求景区通过公共媒体以及移动多媒体、智能终端等多样化的旅游信息平台,及时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