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部分景区重算“最大承载量”防拥堵致践踏
记者李勇提供2014年10月1日,济南千佛山人头攒动,景区承载能力接近饱和。(资料图)
上海外滩广场元旦前夜发生的踩踏悲剧,使“景区治堵”成为年初旅游业界一大焦点话题。1月初,国家旅游局下发了《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以图通过设置“最大承载量”红线,解决拥堵这一旅游痼疾。
记者日前从山东省旅游局及省内各大景区了解到,山东省已经开始按照《导则》要求,重新核定测算景区最大承载量,进一步完善流量控制和旅游安全预防工作。
更强调“瞬时承载量”
对于“最大承载量”,《旅游法》中已有明确规定,即“景区不得超过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此次《导则》则进一步给出了最大承载量的定义及明确的测算方法和公式。
记者从省旅游局了解到,按《旅游法》要求,我省各主要景区早就有一份最大承载量数据,例如泰山景区最大承载量为11.4万人,曲阜“三孔”景区的最大承载量定在10万人,济南趵突泉公园最大承载量为3.6万人。
“目前各景区已有的最大承载量数据算法不一,而且多是采用日最大承载量,即一天之内所能接待游客量的最高值,不是瞬时最大承载量。根据《导则》要求,省旅游局即将出台加强景区流量控制工作的通知,建议各景区重新科学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省旅游局规划处处长蒋卫东说。
此次承载量核定对景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强化了“瞬时承载量”的作用。以“三孔”景区为例,之前使用的最大承载量一直都是指“日承载量”,去年“十一”期间,“三孔”曾达到日接待量最高值9.75万人次,即便如此,景区也没有实施过停止售票。“现在,《导则》要求景区测算在某一时间点内景区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一旦到达峰值,就要停止售票,采取‘出一进一’模式。”曲阜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称。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