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
为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乡村文明行动,全面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建设美丽乡村,创建美好家园,曹县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多管齐下,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政协主席任组长、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范围内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考核。制定了2014年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推进计划,目前环卫基础设施配套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已基本完成,进入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常态化运行阶段。
二是加大设施投入。投资3600万元配套环卫基础设施,新建21座乡镇垃圾中转站,按照每乡镇1辆大型运输车、50人1个垃圾桶、500人1名保洁员和1辆人力保洁车、4000人1辆小型运输车的标准,在24个乡镇办事处配齐运输车辆、垃圾桶和保洁人员。全县共配备大型运输车24辆,小型运输车320辆,保洁员2200人,人力保洁车2200辆,垃圾桶2.4万个。
三是健全管理体制。实行县、乡、村三位一体的环卫管理体制,县环卫处组建5-7人的管理队伍,负责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监督、考核、管理和中转站至处理厂的垃圾运输工作;乡镇办事处配备3-5名管理人员,负责辖区环卫工作的监督、考核、管理,垃圾中转站的运行维护和村庄至中转站的垃圾运输工作;村庄按标准配备保洁员,具体负责村庄的垃圾收集和环卫基础设施管理维护。
四是保障运行经费。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运行费用由县和镇村各承担50%,其中县承担的50%费用除用于中转站至处理厂的垃圾运输外,剩余资金将根据考核结果全部拨付至乡镇办事处;行政村按“一事一议”原则或村规民约,收取垃圾处理费,交乡镇办事处统一管理,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