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真嗓子唱响人大监督民生戏
曹县:真嗓子唱响人大监督民生戏
“政府要减少把一些诸如道路建设、‘天网’工程等常规性的工作当作实事来做,遴选民生实事要更加符合群众切身利益,要坚持‘问需于民’,由‘政府配菜’变为‘群众点菜’,通过‘海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一位人大代表在日前召开的县人大视察30件民生实事工作座谈会上毫不客气地向县政府“发难”。此次视察中,县人大邀请多层次多行业人大代表共28人作为“评委”参加,并在座谈会上对县政府30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一一进行评判、打分。
让每名“评委”心里都有底
活动开展前,为了详细真实掌握30件民生实事具体完成情况,让每一名“评委”都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县人大专门拿出2天时间,组织视察代表分成4个调研组,分赴县福利中心、砖庙镇中心敬老院、普连集镇刘庄村改造工程、圣润热力公司、侯集镇西沙楼行政村、第二实验小学、中医院新院区等29个民生工程建设现场,实地查看工程进度,对照项目年初计划详细核对工程完成情况。
“今年我们文体局共放映公益电影13980场,每台数字电影放映机都加装了GPS监控装置,这些监控数据可以准确翔实地记录每台电影放映机的工作量,保证群众足额看到公益影片,杜绝了在放映场次上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在侯集镇西沙楼行政村文化大院,县文体局副局长张清民如是说。代表们看到,在公益电影放映数据表上,清晰的显示出放映的区域、有效场次、影片种类等等。在中医院新院区项目现场,代表们看到整个工程建设正有序推进,塔吊林立,压路机、运土车、推土机等工程机械来回穿梭作业,一派忙碌火热的建设场景。“由于前期征地和拆迁因素,开工一直推迟到11月上旬,比原计划晚了近3个月。”该项目负责人这样解释。
一名代表在调研结束后表示,民生工程大于天,条件不允许,不能说开工就开工,更不能没有完成却弄虚作假硬说完成,最后不但浪费了公共财政,也使民生工程的公信力严重受损,党委和政府的信誉也会大打折扣。
代表现场当“考官”提问
上午8时许,28名代表集中后,县人大给每位代表发放了前期开展的调研情况及县政府汇报情况,涵盖了2014年全县30件民生实事的详细完成进度。临上车前,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韩红岗做了再强调,要求每名代表都要对项目负责,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群众负责,每一个点都要看细、看深、看透、看准,详细对照年初计划安排,对照县政府在年初人代会上的承诺,客观公正真实的评价每一件民生实事。
在第二实验小学现场,听取了教育局汇报了今年以来教育工程建设情况及困难学生资助情况后,一名代表当即发问:为3580名特困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是申请人数还是银行通过人数?除了申请贷款,教育部门还在哪些方面做了努力?该负责人随即回答今年共为3421名特困大学生成功办理了助学贷款,贷款金额2171.6万元……对于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大学生,每逢过年过节,教育部门还会上门慰问……
为30件民生实事评“座次”
视察结束后,在随即召开的座谈会上,每名代表都收到了一份评议票,测评的选项包括30件民生实事项目名称、承担单位、评议意见三个大项,其中评议意见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档次,每档均对应不同分值。评议采取无记名形式,让代表们实事求是地打钩,客观直接地反映他们对30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的观感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