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国藩隐秘的收支看晚清政治社会生活

09.02.2015  10:52

 《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从“曾国藩的个人收入与支出”出发,深入到了晚清社会的很多侧面,比如清代京官的收入支出结构、湘军饷源与饷制、晚清督抚衙门的运转和陋规的生长过程、清代乡绅阶层的社会作用等等。应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曾国藩的研究著作,也是一本关于晚清政治、社会史的研究著作。

  在读到这部书稿之前,我曾经读过张宏杰的一些其他作品,比如《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千年悖论》、《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等。

  读到这些作品,我很欣喜。张宏杰的书,第一个特点是文笔非常好,语言精妙流畅,叙事准确生动。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都曾专门撰文,称赞其文章之美。中国古来有文史兼通的传统,司马迁作《史记》,既是史学作品,又是文学作品。这是中国史学的传统和特点,这一优良传统应该说永远不会过时。近些年来,历史学术著作在重视学术框架规范的同时,越来越不重视文笔,学术论文数量很多,但千人一面,可读性不强。其实史学研究中,理性和感性,文采和学术规范,不能对立起来,而是应该很好地融合到一起,古人所谓“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正是这一境界最好的写照。我认为也是新一代史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他的作品第二个特点是精心构思,视角很新。他非常擅长从细节,从具体的层面入手来写人物,反映人物内心。解读和运用史料不受传统框架的束缚,能够从细节中发现他人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这是一种很可贵的能力。他的这本书也具有“以小见大”,从细节中看历史的特点。经济收支,是一个人生活中比较隐秘的一个部分。也正是因为它隐秘,所以可以呈现出很多真实的信息。不过,一直以来,关于传统社会个人经济生活的研究少之又少,专门以一个古代官员的一生经济收支为主题的研究著作,更是罕见。张宏杰的这部著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填补空白的功劳。张宏杰通过第一手资料,令人信服地揭示了一个清代官员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结构,让我们了解到古代官员的具体衣食住行情况。

  当然,张宏杰研究曾国藩个人经济收支,不光是为了了解曾国藩一个人的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曾国藩的个例,来揭示清代社会生活的很多规律。比如清代低薪制,与腐败现象之间有密切关系。清代京官的收入过低,远远满足不了支出的需要,为了弥补这个赤字,京官只能开掘各种体制外的渠道,包括由家族定期资助、收“炭敬”和“打秋风”。地方官员收入中的“陋规”也成为晚清地方财政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离了它地方政府就无法运转,所以连林则徐这样的清官也不得不收取大量陋规。以上这些,都可以给今天的廉政建设,特别是廉政制度建设,提供很多有益的参考。

  这本书除了按时间顺序详细分析了曾国藩京官时期、湘军时期和总督时期的经济收支特点之外,还分析了同时代或者稍晚时代的一些官员,比如李鸿章、左宗棠、那桐、刘光第、李慈铭的经济生活,比较立体地呈现了晚清时代官员群体的经济生活特点。

  本书的另一个重点是揭示清代乡绅阶层的成长和其社会作用。曾国藩的弟弟曾国潢不过是一个普通监生,属于低级乡绅,但随着曾国藩在北京不断升迁,他在湖南地方的社会地位也不断升高。当地人开当铺时主动送给曾国潢干股,唯一的条件是需要他出面请官员吃饭。曾国潢通过乡绅身份,介入地方事务,每年能获得数千两白银的收入,这背后靠的实际上是曾国藩的势力。与他相比,以退休官员身份居乡时的曾国荃则是高级乡绅,他在地方上的行为方式和发挥的作用与其兄又有很大不同。近些年来,中国乡绅阶层研究取得很多成果,张宏杰在这本书中进行的饶有兴致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乡绅阶层具体活动的细节。

  和张宏杰以前的大部分作品不同,这本书是一本体例规范严谨的纯学术著作。但是因为角度新颖、细节丰富,读来仍然让人趣味盎然,其中一些章节更揭示了一些以前研究者没有注意到的现象。

  清代到北京当官,“成本”高昂,需要准备高额的路费以及到京后租房的费用,所以很多人进京为官前,都要想方设法筹集资本。曾国藩是通过一家一家“长途拜客”获得“贺礼”的方式来筹资。他在老家湖南省花了近一年时间,奔走了近三千公里,拜了一千二百多家,其中不光有亲戚朋友家,还有大量无亲无故的商铺和官员,一共收到了将近一千五百两“贺礼金”。这种“筹资”方式,以前还没有人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