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是最好的名片——从美国书展看中国出版“走出去”

04.06.2015  16:10

  2015年5月27日至29日,美国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在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举办。150多家国内出版社携1万多种图书参展,3天版权交易共计输出1328项,引进462项,创历届中国代表团参展之最。美国书展结束了,但留给中国出版人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要理解中国,西方必须倾听中国”

  5月27日,凤凰出版集团总经理吴小平刚刚结束演讲走下讲坛就被一群外国出版商包围,或是索要名片或是推销版权。吴小平的介绍引发了听众的强烈兴趣。2014年5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8500万美元收购了一家美国童书出版社,实现了中国出版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跨国并购。今年凤凰出版集团又斥资2400万美元在芝加哥为自己的这家美国分公司买了办公楼。中国出版企业的实力和中国出版市场的活力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国外参展商。

  俄国出版商弗拉基米尔·马利科夫等了好一会儿才有机会上前介绍自己。马利科夫对记者说,他之所以对凤凰出版集团如此感兴趣,是因为他知道中国出版市场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他曾数次到北京出差,对中国的经济活力深有感触,“我渴望能与中国同行开展合作。”

  欧美参展商无疑是非常务实的,他们参加美国书展的唯一目的就是做生意,而中国市场的分量日益吃重,不容忽视。对美国出版企业而言就更是如此。2013年中国共引进国外图书版权17613种,其中来自美国的图书版权接近1/3,达5500多种。

  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经理刘国辉对记者说,最近15年来,该出版社共引进美国文学作品版权405种,丹·布朗、斯蒂芬·金等美国畅销书作家的小说在中国也非常畅销,他们付给美国出版机构和作家的版税相当可观。“所以美国出版社和版权代理公司积极性很高,主动找我们推销版权、希望合作的越来越多。”

  美国哈珀科林斯出版社编辑和版权负责人艾米丽·布伦纳尔对记者说,中国是他们增长最快的国际市场之一,向中国输出版权的童书《彼得猫》大受欢迎,销量之大令美方喜出望外,“我真希望去中国,最好是陪一位作家去中国签售,看看中国读者的反应,那样我对中国图书市场会认识得更多更深。”

  中国读者渴望了解世界,世界读者也同样渴望了解中国,尤其在中国崛起这一背景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海外发行超40万册,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领导人著作在海外发行量最大的一本,就凸显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浓烈兴趣。该书在美国书展上的推介会吸引了大批观众。“中国将向何处去?中国如何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在此过程中,中国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非常关心的,而这些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书展主席斯蒂芬·罗萨托说。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给《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讨推介会的贺词中认为,要打破过去零和博弈的国际关系,中西之间需加深彼此的理解,国际社会应该倾听中国想说些什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将告诉我们那些我们需要知道的东西。在这本书里,中国国家主席将告诉我们他的思考,我们应该听听他的话。”

  《今日中国》“解读中国共产党”系列图书英文版在书展上也引发关注,有多家西方媒体参加了该书的首发式。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博士高度评价了该书的出版意义,认为《今日中国》“解读中国共产党”系列是中国共产党对其自身的解读,是最深刻和全面的解读,是中国领导人治国理政方略的集中体现,值得关心中国的读者品读。

   抗战图书凸显中美友谊

  在中国主宾国展示区里,雕版印刷展颇受欢迎,前来参观体验的观众络绎不绝,亲手印出大红的福字和精致的《四美图》令观众欣喜不已。5月29日,就在中国印刷博物馆主任李英为一位参观者示范印刷时,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说,“我终于明白我父亲保存了50多年的那12幅画是如何印出来的了。”李英好奇之余和这位男士的一番交谈,引出了一段中美友谊的佳话。

  二战时期,格伦·史密斯先生的父亲罗伊·史密斯在美军第20航空队B—29轰炸机上担任炮手。第20航空队的基地在四川成都,是由50余万中国民众用最原始的工具在3个月内建成的。有了这个基地,B—29可以空袭日本本土。1944年9月8日,罗伊和10名战友空袭日本返航时在鞍山上空被击落,罗伊等7名美军成功跳伞降落在秦皇岛附近的海滩和农田里。附近的中国民众和八路军帮助他们躲避日军的搜查。在随后的4个多月里,在中国军民的护送下,他们跨越群山,战胜酷寒,历经1300英里,最终返回基地。

  八路军送给罗伊一套12幅宣传画,这套画名为《鲁艺木刻选》,在封面右上角用英文写着“赠予罗伊·史密斯,八路军。”罗伊去世后,这套木刻画交由格伦保存。年深日久,纸张已经变黄变脆,但画面依然清晰。“我从小就想知道这些画是怎么印出来的,今天看了雕版印刷,才算弄明白了。”格伦感慨地说。“我92岁的母亲和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中国人民,这些画是我们共同战斗结下深厚友谊的见证。”

  罗伊·史密斯的故事就记录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超堡队:美军第20航空队与中国人民共同抗战图集》之中,该书电子版已由美国圣智学习集团圣智盖尔电子图书馆中文平台引进,进入全球高校图书馆系统。

  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在书展现场引起国际读者的强烈反响。该书首次将东京审判全部3915件证据完整展示在美国和全球公众面前。美国作家、金种子公司总裁安吉拉·海因茨说,与犹太人大屠杀相比,国际社会对于南京大屠杀等日本二战期间在亚洲国家所施暴行的关注和研究过于缺乏。这次核心证据的完整出版,将日军暴行铁证如山地揭露出来,是对日本否定战争罪行的有力驳斥。据介绍,北美地区多家大学图书馆现场达成采购意向。

  此外,英文版《共同的记忆:中美抗战纪实》《中国抗日战争画史新编》《南京大屠杀》《1937南京记忆》《拉贝传》等图书也引起了美国高校图书馆的采购兴趣。

   中国出版业虚心“取经”

  尽管本次书展中国代表团输出版权的数量远超引进版权,中国出版企业的实力增长迅速、引人瞩目,但总体而言,中国出版业与美国出版业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特别是专业化、国际化、数字化等方面亟待追赶。许多中国参展商利用展会间隙参观了美国出版社的展台,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收获很大。本报记者也整理了他们的意见,供国内出版企业“走出去”借鉴。

  国家外文局原副局长黄友义参与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英文翻译工作。他说,中国主题的外文图书,海外受众爱不爱看、接不接受、喜不喜欢,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关注点和关注度来决定的。对外出版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如何避免一厢情愿式的单向传播,把握好海外受众关注的话题,契合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特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能够引发国际媒体和出版企业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契合了国外读者渴望了解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需求。

  一位中国参展商对记者说,欧美参展商比较务实,在商言商,追求实效。他说:“国际书展就是做生意的地方,宣传展示要融入生意中,不要太生硬和直接,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另一位中国出版社负责人说,发言在精不在多,有些活动领导致辞过长,其实外国人最关心的是这件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应该直入主题,简明扼要。

  不少中国出版社都提到,美国出版社的展台大都非常朴素,把要推介的书摆放在突出位置,数量也较多,免费赠阅,很吸引人。有一家美国童书展商的展台已经用了十几年,展会结束就拆掉存在仓库里,要用时再组装,不但大大节约成本,也增强了辨识度。而国内不少书展都要求重点参展企业要搞特装,加大了成本。

  此外,中国展商也建议国内媒体要多做功课,准确报道。有国内媒体报道中国作家在书展遇冷,这并不符合事实。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无论是麦家、冯唐、徐则臣等作家在巴诺书店的交流会,还是徐则臣、毕飞宇、曹文轩等在展会现场的论坛发言,美国读者和媒体参加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数十人,提问交流也很热烈。一位中国出版社负责人说:“不要拿国内书展的经验去套美国书展,不能期待美国书展出现国内书展大众读者和专业人士混在一起,人头攒动的景象。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书展。”

  贾维茨会展中心展场负责人汤姆对记者说,美国书展是专业书展,面向的是作家、出版社、书店、图书馆、教师等专业人士,为他们提供交易平台。社会大众一般不会来参加这个书展,因为书展门票价格较为昂贵,有效期3天的门票价格从419美元到209美元不等,有效期1天的门票最低价格104美元。即使是作家参展也要交钱才能入场。这就是为什么展会现场看起来没有国内书展热闹的原因。

  记者咨询了几位美方参展商,他们说这个展会的主要目的是内容提供方为自己的书找销路,图书馆、书店等来这里找好书。为了让人多了解自己的书,出版社会免费给参观者发书,以期得到推广和订单。因此,门票价格虽高,但不少参展者用大行李箱装免费赠阅的新书,还是很超值的。

  汤姆说,中国作家和出版社应该主动去推销自己的书。记者在展场上看到,许多美国出版社工作人员抱着一摞书在展馆里逢人便问是否要看,免费拿。一些国内媒体记者也排队领取了免费图书。

  一位国内参展商对记者说:“评价书展是否成功,不在于参观者多不多,而在于是否有效果。好像国内媒体对国外的书展不太熟悉,总喜欢用是不是热闹来评价书展。媒体应该多做点功课,多了解不同书展的性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