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百姓旅游如何实现说走就走?
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建成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这是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确立的指导思想,也是旅游业首次作为国家重点专项规划确立的发展方向。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五年,“十三五”是我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齐发力、求转型的关键期。旅游,作为与大众关联越来越密切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发展格局,也是未来五年发展的题中之意。
伴随我国旅游业实现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0.8%。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繁荣,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未来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对旅游业提出更高要求,也提供了重大机遇。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期成为整个行业的普遍共识。但要切实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就必须去触碰那些一直以来困扰甚至阻碍旅游业发展的顽疾。
这一点,在这次公布的“十三五”我国旅游业发展主要目标中得到明确体现。发展目标除了旅游经济稳步增长、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外,“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格外引人关注。如何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规划指出:“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旅游交通更为便捷,旅游公共服务更加健全,带薪休假制度加快落实,市场秩序显著好转,文明旅游蔚然成风,旅游环境更加优美。
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句句切中当下旅游业发展的病灶。比如对于这些年一直饱受诟病的景区厕所问题,这次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新建、改扩建10万座旅游厕所,主要旅游景区、旅游场所、旅游线路和乡村旅游点的厕所全部达到A级标准,实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中西部地区旅游厕所建设难题得到初步解决。
此外,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黑导游、宰客、非法一日游等旅游市场乱象,“到此一游”乱涂乱画、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现象,以及近几年呼声很高的带薪休假、弹性休假等机制,规划都做出了明确、细致的要求。
目标已制定,关键看落实。要打造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需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根本目的,通过旅游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提升人民群众品质生活的幸福产业。
作者:王莹 编辑:邱忠珲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