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络购物将会更加“身临其境”

13.11.2015  10:08

  新华网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姬少亭)双十一落幕,快递拥堵开始。本来平淡的一天变成了一个网购节日,今年还有一台明星云集的四小时晚会将这场购物狂欢推向高潮……

  那么,未来的购物会是什么样子呢?

  “关于未来购物,应该关注三项技术:3D打印、虚拟现实、无人机。”在互联网领域颇具影响力的科幻作家刘慈欣对“我报道”说。他在科幻小说中的预言和理论常被互联网界所引用和借鉴。

  刘慈欣说,3D打印让未来的人们只需从网上下载软件,就可以在家打印需要的商品。“这个技术从目前看来,可能不像之前鼓吹得那么有前途。”

  在刘慈欣看来,虚拟现实技术(VR)比3D打印更有发展空间。“它会给商品的挑选提供一个更接近于真实的环境,不单是视觉,还包括触觉和味觉。”刘慈欣说,在参观敦煌的时候,最令人震撼的并不是壁画,而是那里利用VR技术所做的超高清的虚拟现实展示。

  “后来我想,其实根本不用去那儿。只要带宽足够,就能获得现实中的旅游。”他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旅游都可以出售,肯定不如身临其境好,但那已非常接近真实环境。”

  这样的未来,很像大刘在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中所描述的——人们利用眼镜让被埋在地心的女科学家体验到外面的世界。

  刘慈欣预言,未来的VR技术虽然很难替代食物这样的产品,但会衍生出很多非实体服务的产品,“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技术”。

  无人机技术则可以很快捷地把商品分发到用户手上。“现在这个技术发展很快,普及也很快,将来会不会有快速分发无人机?”刘慈欣觉得,这可能是解决快递问题的一个方案。

  刘慈欣所提及的虚拟现实技术,也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对未来的思考之中。

  “更多的体验式营销会产生,除了可以在网上试穿,未来还会有味觉的感知。”刘庆峰说。

  他也对未来购物做了三个预言,它们都跟个性化有很大关系。

  刘庆峰认为,更多“感知经济”将会产生,使得网上购物更加“身临其境”。

  他认为,越来越多的购物将不是发生在店商平台,而是直接对接到厂家,按需生产。“产品更加柔性化生产,可以满足个性化需要。”

  刘庆峰还对人工智能作出了更加遥远的判断: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发掘用户潜在的消费意愿和需求,帮助用户找到最想要的东西。“挖掘内心真正的需求,”刘庆峰说,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可能将会比人更了解人。

  科大讯飞正致力推进一项超级人工智能的“超脑”计划。刘庆峰在今年两会上的三个建议都是围绕人工智能展开。这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将人工智能看作未来产业的制高点。他认为,结合语义识别、语义理解的交互方式更为自然便捷,加上后台大数据分析,可以真正理解和预测用户意图。

  他的这一想法与前《连线》杂志主编、《失控》等书的作者凯文·凯利的预言相互映照。

  凯文·凯利认为,未来的广告都是个性定制的,通过大数据,将可以随时随地生成针对每一个人的广告。“未来的屏幕将无处不在,针对你个人的广告将会随时随地跟随着你。”

  刘慈欣认为,这个预言已经发生了。那些针对个人的广告,现在从网页上很明显地可以看到。

  对于投身“双十一”狂欢的淘宝科幻书店店主李一来说,“潜意识购买”也非常有吸引力。

  “未来脑科学发达,意识研究更先进,商家可以通过扫描你的潜意识或冥想,提前寄来你潜意识中想要的东西,你收到后才发现自己需要,才付费。”李一说。

  他的“星之所在科幻书店”在“双十一”期间,对尚未出版的《冰与火之歌》卷六等产品进行了促销。他想到,未来可以“跨时空预订”。

  “可以订购未来和过去的产品,比如还没出版的书,由跨时空邮局寄出。”他说,当然有不能跨时空邮寄的违禁品。他还为这样的快递业务制定了规则:包含的信息量越大价格越高。

  他觉得,在未来,由于3D打印的普及,真人送去的实物将是最贵的、最顶级的消费。这和今天快递配送的现实完全不同。在这样一个不需要很多实体大商场、甚至也不需要快递的未来,网上购物的发展还有可能产生一种“反城市化”趋势。

  刘慈欣是一个喜欢在网上买东西的人。他认为,大都市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商业功能,在物流配送极端快捷的未来,甚至是只有信息流动而没有物流配送的未来,人类有可能进入到一种逆城市化的进程。

  他说,现在看不出这个趋势,城市化进程仍然在加速,但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中很可能包括这一项。

  在这一天来临之前,“双十一”这个“节日”见证了中国电商从2009年到2015年的跨越式发展。

  未来人在回望此时的11月11日时,或许会惊叹这一历史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