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雨未解渴 山东滕州部分地区出现中旱
张大妈说,当前小麦正处于拔节期, 缺了水容易引来“腻虫”。
当前小麦正处于拔节期,是水分需求的重要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期若肥水供应不足,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从水文、气象等因素来看,山东省抗旱形势不容乐观,旱情持续发展的可能较大。27日,记者了解到,根据最近一次实测土壤墒情,目前山东省枣庄市土壤墒情良好,对农作物生长有利,而滕州大多数麦田呈现轻旱,部分地块出现中旱。
市中区:降水减少,但土壤墒情良好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山东出现旱情,旱情已对局地城市供水、农业生产和生态造成影响。27日,记者在市中区齐村镇郭村的麦田里发现,由于三月中旬枣庄市普降中雨20.1毫米,土壤墒情良好,小麦生长正常。
正在麦田里除草的张大妈告诉记者,前段时间的降雨缓解了麦田的旱情,“虽然就那点雨,好歹也让麦地湿了不少”。张大妈抓起一把土给记者看:“别看地皮挺干,但是地下的土还是湿润的”。张大妈告诉记者,当前小麦正处于拔节期,“缺了水,不光耽误产量,还容易引来‘腻虫’”。虽然市中区土壤墒情良好,但是张大妈还是发现了腻虫,“要是再不下雨,地不光会干,‘腻虫’会更多。”
随后,记者来到一片小果园里。正在劳作的王大爷告诉记者:“多亏了前段时间的那场雨。”据王大爷介绍,春节后,市中区气候干旱,“老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多亏了三月中旬的的那场雨”。
记者从枣庄市水文局水情科获悉,根据3月21日实测土壤墒情,由于三月中旬全市普降中雨20.1毫米,土壤墒情良好,本次降雨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据悉,墒情是指土壤湿度的情况。今年以来1月1日8时~3月27日8时,全市平均降水量43.5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5.8%。3月21日8时,全市岩马、马河、石嘴子、户主、周村五座大中型水库共蓄水10046万立方米,较历年同期12755万立方米偏少2709万立方米。此外,枣庄市内峄城大沙河、薛城沙河、十字河主要三条大河,目前河道都是无水断流状态。
在市中区齐村镇郭村,记者看到虽然地表较干,但是泥土挺湿润。
滕州市:大多数麦田呈现轻旱,部分地块出现中旱
根据滕州市土壤墒情监测情况,目前滕州市大多数麦田呈现轻旱,部分地块出现中旱。据了解,滕州市出现旱情的土地多为沙土地和山地。沙土地和山地蓄水能力较差,容易出现干旱情况。另据滕州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段时间滕州市仍无有效降雨。由于气温升高使蒸发量变大,农田若无有效水分补充,土壤含水量将持续降低,旱情会逐步加重。
3月25日,滕州市农业局下发《关于抓好以抗旱浇水为重点的田间作物管理的紧急通知》,发动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抓好以抗旱浇水、病虫防治等为重点的田间管理工作,确保夏粮和其他在田作物丰产丰收。
从滕州市农业局得知,由于气候因素,预计今年滕州市小麦病虫害将呈中等偏重程度发生。滕州市农业局做出预防通知:在做好病虫害监测工作的同时,应提前组织进行防治。据悉,滕州市4月中下旬统一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一般亩用15克高氯或40克吡虫啉混合20%粉锈宁70~1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一次用药兼治蚜虫、红蜘蛛及纹枯病、白粉病、锈病等多种病虫害。
春季麦田管理:浇水、啃青、倒春寒都要多注意
当前小麦正处于拔节期,春季麦田管理要格外注意。小麦返青期没有追肥浇水的二类苗、三类苗,应立即结合浇水进行施肥,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一类苗为避免后期出现倒伏,应采取氮肥后移措施,在拔节中后期亩追施尿素12-15公斤;旺苗有脱肥现象或冬季遭受冻害的,立即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没有脱肥现象的,在拔节后期亩追尿素10—15公斤,以控制徒长,防止倒伏。
春季牲畜啃青,严重影响小麦光合作用,且容易加重小麦寒害。啃食严重者将麦苗连根拔出,造成死苗,减产非常严重。
此外,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倒春寒”危害。早春低温寒害是我市早春常发灾害。应高度关注天气预报,遇到大幅降温天气,要提前灌水预防寒害发生。小麦一旦遭受寒害,没浇水的要立即浇水,并补施速效氮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或喷施叶面肥,促进受害麦苗尽快恢复生长,减轻灾害损失。(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