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李克强提到的“胡焕庸线”是什么
11月28日的消息,1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了人居科学研究展。人居环境科学是此次展览的关键词。这一理论体系由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在1994年提出。
在李克强看来,这一学术概念事实上与城镇化发展息息相关。他对展板上“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几个字高度评价:“这与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不谋而合。”
人民网的报道还提到,当看到一张中国地图上的“胡焕庸线”时,李克强更给现场的专家学者抛出一个重大课题。
李克强问:“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但中西部一样也需要城镇化。我们是多民族、广疆域的国家,我们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
事后,部分媒体和观察人士将李克强的这个问题总结为“胡焕庸线怎么破”。
“总理给我们布置了一个重大学术课题呀!”有关专家表示将联合多个高校和学科对此进行研究。
要想回答“胡焕庸线”怎么破,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
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珲,1983年改称黑河)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划分时的人口国土比),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2010年1月的《科学时报》曾刊登《神奇的中部主轴 不可逾越的“胡焕庸线”》一文,在文中已故经济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吴传钧曾这样回忆他的老师胡焕庸和“胡焕庸线”:“当时中国总人口估计有4.75亿,他(胡焕庸)以1点表示1万人,根据掌握实际情况将2万多个点子落实到地图上,再以等值线画出人口密度图。”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教授王铮向《科学时报》记者表示,现在认为“胡焕庸线”是我国东南季风的影响范围,而在1230年以前,气候形势并不如此。1230年~1260年的气候突变,基本奠定了中国的现代气候特征。由此时期开始,各种旱涝灾害特别是大洪涝灾害空间频率分布的走向与“胡焕庸线”日趋吻合,越到近代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