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能干多少事?
4月14日,本报记者第三次到王道村蹲点调查。5000亩麦田同样油绿,村委会干部都忙着“下地”,村民却见得不多。
王道村位于广饶县东北部的丁庄镇,是当地有名的“富村”,这里诞生了东营市首家新型集体生态农场,如今已经搞了两年,也是全市唯一一个自办幼儿园、小学、敬老院和医院的村庄。
村民不种地了,粮食怎么办?
集体农场首次分红
去年记者来访时,王道村首次运作集体农场,成效如何尚不得而知。今年甫一见面,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效永跟记者报喜:去年一口人分红2500元,比过去提了不少。集体农场开起来之前,开超市的村民王孟金有五亩四分地,“地里收入不多,但耽误事不少,买卖也不敢做大。”去年,地里的事,他一点没管,一家三口拿到了7500元。
王道村有6万亩的沿海滩涂,村民们搞浅海养殖、海上捕捞,还有的在村里发展畜牧养殖,没几个想自己种地了。2011年,原村党支部书记王孟梅征求大伙意见后,将土地流转给80个大户承包经营。每年的土地流转费加上村集体110万的补贴,每位原来有地的村民拿到1920元。
“钱都让大户挣了,村民拿的少。”王效永说,2013年秋后,王道村在工商局注册成立了集体农场,把土地全部收回。农场雇5个大户种,每月发5000元工资,外加产量提成。由于规模效应,种地的成本较低,统一销售价格也提高了议价能力。这样,村里也不用再补贴了。年底一算账,每位村民分到2500元。
让记者惊讶的是,今年,王道村索性连大户也不雇了。“我们发现,他们种和村集体种没多大差别,省下来的工资还可以分给村民。”王效永说,他们把5000亩地分为三大片,让村里三个“区长”作为责任人。种植主要环节还是依托农场的农机合作社,需要零散工时由区长统计上来,村委会再雇一些农村妇女完成。
村集体能代农民种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村集体这些年投巨资购置了旋耕、播种、打药、烘干等大型农业机械,二是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刚上任的党支部书记王兵玉告诉记者,征求意见时,只有一户村民不同意,村里专门给他从农场外调换了一块土地。
王兵玉刚跟记者聊了没几句,当地面粉厂的人就来找他谈合作。王效永这几天骑着自行车到处转,村上的妇女正为小麦拔草,扬花之前还需要再浇一遍水。这种模式中,村干部实际上成为了农业劳动的监督者。
引黄济青工程就在村庄不远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完工,今年王道村用上了长江水,比起一家一户种,集体农场的水利设施显然发展更快。发现沟渠有些渗水后,农场很快召集村上的建筑队刮上了水泥。
年轻人进城,老年人如何养老?
民办养老公寓是个趋势
玉米的收获、干燥比较繁琐,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人力劳动,去年农场种的是青贮玉米,粉碎后直接运到广饶的一家大型奶牛养殖场做饲料。“一亩地纯收入八九百,除掉多出来的人工,比收玉米略低了一点。”王效永说。
“有了集体农场以后,你们村如何完成确权颁证任务?”记者问王效永。
“我们反映了本村的实际情况,上面就给村集体统一发了一个大证。”他解释,村上也没有确股给村民,而且有外嫁来的媳妇或新生的孩子,年底的分红也是有的。
记者从我省相关部门了解到,像王道村这种特殊做法,如果符合村民意愿,可以小范围推行。这也是原村党支部书记王孟梅的一贯想法:每个村有自己的村情,村集体应善于灵活有效地将上级政策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
王道村建老年公寓也是如此。与其他地方不同,除了五保户以外,70周岁以上的老人如有意愿,也可以搬到老年公寓来。吃住用等费用全部由村集体承担,村里为每人每年发放700元的老龄补贴。
14日下午,74岁的王茂红老人正在公寓内遛弯,他说儿子在镇上教书,一家都搬走了,但他不愿意跟着过去,一是住在一起不方便,二是舍不得村子、舍不得这些熟人。像王茂红这样的老人,公寓里有36人,接近村里70岁以上老人的一半。
丁庄镇镇政府的几位工作人员认为,当地农村年轻人多数都到镇或县城购房居住,民办养老公寓将是一个大趋势。在广饶已建起丁庄镇王道村老年公寓、丁庄镇尚道村幸福公寓、大王镇后屯村老年公寓和大王镇爱心之家护老院。
符合村民利益的,村集体就得干
建起全市第一家村级医院
养老公寓的老人们还在盼望一件事:在村里看病!
在村头,一座投资1000万元的崭新医院已建了起来,除了安装电梯,其它的建筑装修工程都完工了。王效永说,村集体投资盖好楼,将交付给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设备、人员、管理都由医院负责,建成后可为周边5个村庄6000余人提供及时先进的医疗服务。
“办医院符合农民的意愿,去大医院看病,进去晕头转向的,还得排很长时间的队,村民不习惯。”王效永坦言,跟大医院合作还有一个原因:村里的卫生所留不住人才。原有的卫生所的几名乡村医生到了退休年龄,大学生又不愿意来,大医院来了,人才也就来了。
村里的幼儿园标准很高,今年又新盖了一座小学教学楼。王道小学校长常锡宝说,老师们都愿意留在这里,因为村集体专门购置了专车接送老师,中午还提供免费的午餐,每年还拿出一部分资金奖励优秀的教师。
记者采访过程中,反复听到他们不时提起原村党支部书记王孟梅。王道村创造出的这些“第一”,同样是当年向大海要地的回响。
大海,其实离王道村有50公里远。为什么要在无人烟的滩涂修筑30公里的防潮大坝?王孟梅说,因为我们村很大,人很多,穷得叮当响,要摆脱贫穷,想来想去还是去海边“开荒”。经过十多年的奋战,王道村男女老少改良土地达6万多亩。
记者手记
王道村通过村集体的力量,办起“城市范儿”的公益事业,解决了村民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关切的事。
办这些好事,首先是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当前农村的一个突出矛盾是集体经济日渐空壳化,出现了为民办事无能力、班子丧失凝聚力的困难局面。发展集体经济,需要那么一股劲头,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正如王孟梅的座右铭:当干部,要上对得起组织,下对得起群众,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