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的厄尔尼诺
03.08.2015 12:01
本文来源: 气象
全球变暖背景下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持续了近百年。在1997/1998年的“超级厄尔尼诺”发生后,全球气候变暖出现趋缓甚至停顿,整个大气环流形势也随之发生变化。然而,气候变暖的背景和趋势并没有改变。今年年初,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公报称,2014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气候变暖趋势持续。7月21日,世界气象组织在日内瓦表示,今年1月至6月全球表面平均气温达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上半年。
厄尔尼诺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海水温度异常持续变暖的现象。虽是厄尔尼诺是主要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区域现象,但其影响却波及全球。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此次诞生于“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发展于“有记录以来最暖时期”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就显得更为复杂。
世界气象组织6月发布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最新简报称,太平洋赤道海域的大气与海洋正处于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水平。绝大多数气象模型预测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将继续变暖,并有可能在未来数月达到强厄尔尼诺水平。
“持续增温的海水率先在热带地区引起大气响应。”周兵指出。在2014年冬季,巴西出现了1930年以来最重的干旱,水资源告急的城市超过900个,干旱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影响了4580万人的饮水;而今年4月下旬以来,巴西出现旱涝急转,暴雨成灾。“这是由于中太平洋地区海温偏高对流旺盛,产生的上升气流,一支在巴西下沉,造成长期晴好天气;另一支气流向西传播,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地区也引起了干旱。”周兵解释道。
而随着厄尔尼诺的持续发展,世界多地相继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今年4月,澳大利亚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少5至8成;5月,菲律宾8省出现严重干旱,印度高温热浪导致两千多人死亡,美国加州等地遭遇极端严重干旱;6月,泰国遭遇10年来最严重高温干旱,朝鲜半岛也遭受了罕见干旱的影响;7月,日本遭遇高温热浪,美国中西部遭受暴雨袭击,影响人数达5000万人。“厄尔尼诺主要的影响区域是热带地区和环太平洋地区。此外,热带大气的异常信号也能够通过大气遥相关等方式向其他地区传播。不过,不是所有地区的气候异常都是厄尔尼诺引起的,譬如今年欧洲的高温就与厄尔尼诺没有直接关系。”周兵说。
厄尔尼诺影响我国旱涝格局
“根据多年统计资料显示,在较强厄尔尼诺事件出现后的第二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华北干旱出现的可能性将增加。这是因为厄尔尼诺改变了海洋和大气温度场的分布,进而改变大气环流,而其本质则是增加了海洋水汽向大陆的输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表示。
目前,厄尔尼诺已对我国气候产生明显影响。周兵指出,受偏西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活跃的低纬热带季风和欧亚中高纬地区冷空气的共同作用,经中南半岛进入我国南方地区的西南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气流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频繁交汇,造成6月以来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次出现强降水过程。据了解,今年我国梅雨开始早、结束晚、强度强。截至7月24日,江南梅雨区累计降雨量667毫米,为常年的百分之183;长江中下游梅雨区累计降雨量372毫米,为常年的百分之132;江淮梅雨区累计降雨量388毫米,为常年的百分之147。
受偏强的副高影响,今年我国华南前汛期开始晚、结束早、雨量偏少。整个华南前汛期累计降雨量523毫米,较常年偏少百分之26.8。另外,偏强的副高使得南海地区的水汽无法向北输送至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今年华北雨季于7月23日在京津冀地区首先开始,较常年偏晚5天,截至27日,山西、内蒙古尚未满足雨季开始条件。
此外,厄尔尼诺还与热带地区低频大气活动有着一定联系,造成了7月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多数偏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持续发展的厄尔尼诺事件不仅影响我国主汛期的旱涝格局,对秋冬的气候也会产生影响。去年受厄尔尼诺的影响,我国华西秋雨偏强,并在冬季出现暖冬。
据丁一汇介绍,目前科学界根据众多气候模式的预测,对未来的厄尔尼诺有3个判断:第一,气候变暖条件下未来厄尔尼诺还会继续发生,但还不能确定其发生频率和强度是否会增加;第二,人类活动因子对厄尔尼诺的影响有多大还不能确定;第三,厄尔尼诺可能带来更强的洪水和暴雨。由于气候变暖和厄尔尼诺都会影响海洋向陆地的水汽输送,因此产生的暴雨很可能会更强。
厄尔尼诺监测区在哪里?
随着厄尔尼诺事件的一步步发展,公众对其也越来越关注。在有关厄尔尼诺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定义中,会出现诸如“NINO综合区”“NINO3区”之类的术语。通过在这些区域中进行的监测,可以得知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情况。那么,这些区域究竟在哪里呢?
如图所示,这些监测区域均位于太平洋上、赤道附近,正是海温升高的集中体现区。具体而言,NINO1区位于西经80°-90°、南纬5°-10°;NINO2区位于西经80°-90°、南纬0°-5°;NINO3区位于西经90°-150°、北纬5°-南纬5°;NINO4区位于东经150°-160°、北纬5°-南纬5°。
这些区域是20世纪80年代划分的,其后又发生了很多变化,如今,NINO1与NINO2合并为NINO1+2区。新划出一个区域称为NINO3.4区(位于西经120°-150°、北纬5°-南纬5°)。
各国关于厄尔尼诺事件的监测标准
世界各国对厄尔尼诺事件的监测和认定标准并不一致,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选择的厄尔尼诺监测区域不同,对于海洋资料的统计方法处理也不一样造成的。目前,世界气象组织还没有关于厄尔尼诺事件监测的统一标准。
国家气候中心厄尔尼诺事件的监测标准是:当NINO综合区(即NINO1+2+3+4区)海温距平指数大于或等于0.5℃至少持续6个月(过程中间可有一个月未达标准)则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如若该区指数≥0.5℃持续5个月,且5个月的指数之和≥4.0℃时,也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基于这一标准,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国家气候中心预计当前的厄尔尼诺事件将至少持续发展到2015/2016年冬季,将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标准。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厄尔尼诺事件的监测标准是:连续5个月的NINO3.4区海温指数的3个月滑动平均值≥0.5℃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基于这一标准,目前厄尔尼诺事件持续,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预计厄尔尼诺事件持续至2015/2016年冬季的概率超过百分之90,并且有百分之80的概率持续至2016年春季。
澳大利亚气象局将NINO3.4区海温距平≥0.8℃且SOI指数小于或等于-0.8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基于这一标准,截至2015年7月21日,所有厄尔尼诺关键海区海温指数已连续10周超过平均值1℃以上,澳大利亚气象局预计此次厄尔尼诺事件还将继续发展并至少持续至2015年底。
日本气象厅将连续6个月的NINO3区海温指数的5个月滑动平均值≥0.5℃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基于这一标准,截至2015年6月,已经有连续11个月的NINO3区海温指数的5个月滑动平均值≥0.5℃。日本气象厅预计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很可能持续至2015/2016年冬季。
据周兵介绍,由于不同国家均选取对自己国家影响最为显著的海洋资料和监测区域作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判定标准,因此世界气象组织也很难对此制订统一标准。不过,虽然各国的标准不一,导致认定厄尔尼诺事件的起止时间不完全相同,但对于整个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和发展趋势的预测,各国的结论还是较为一致的。
责任编辑:Z12
本文来源: 气象
03.08.2015 12:01
一图读懂|看章丘如何全域出彩
[ 编辑:贾淼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新华网
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泉城青年创新大会举行
第十届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泉城青年创新大会现新华网
济南章丘法院强制腾房 一日成功交付两处房产
近日,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展强制腾房行动,新华网
章丘法院:拘留2人 讨薪10万 让农民工暖心过中秋
今年中秋节前,为了让农民工拿到工资回家过节,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