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极区成为更多“中国制造”的试验场
在人迹罕至的南极大陆,极寒、极干燥、高风速等一系列严苛的环境条件,无疑让生存成为一种极限挑战。随着人类探索南极的脚步走得愈深愈广,在南极生活时间越来越长,对极区作业装备和后勤保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进入第33年,越来越多“中国制造”和“中国技术”出现在站区运行和野外考察中。
极地全地形车:为中国南极科考自主研发
当极地全地形车驶出车库时,凸显中国色彩元素的红黄两色车体格外醒目。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极地全地形车,2015年底运抵中山站后,已进行了一年的现场试验与运行。
项目现场执行人、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工程师李勇介绍,该车型采用前后双车体式,是一款全地形水陆两用多功能车。该车针对南极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进行了极地低温启动、电气元件耐低温、车体保温、多功能极地装备配套等多项技术改造。这一两栖车辆水中行驶时速5公里,爬坡能力可达到30度至31度。
目前,这款全地形车实现了驱动轮、拖链轮、支重轮、橡胶履带“三轮一带”全国产化,并通过橡胶减震增加了乘坐舒适度,适宜冰上长距离行进。
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队领队孙波说,运行一年多来,全地形车在裸露基岩区、冰雪区等表现出较好的通行性,能满足野外作业需求。它还是个移动观测站,除驾驶舱可坐人外,后车舱空间大、视野好,适合科研人员开展工作,还有应急救援能力。
小细节里的“中国技术”
在中山站综合楼底下的夹层里,记者看到一个占地不大的白色箱体式机器。第33次南极科考队中山站站长赵勇说,这是今年新引进的微生物餐厨垃圾处理机。
“中式餐饮的结构决定了餐余垃圾混合着汤汤水水,过去用焚烧的办法,燃烧不充分容易造成污染。”赵勇介绍,从去年12月开始使用这套系统以来,共处理了3吨左右的垃圾,效率高、残留少、无污染。目前每天可处理100公斤左右,完全满足站区使用。机器还和国内联网,实时远程监控和遥控操作。
在南极,发电机组被称作考察站的心脏,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则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原先中山站采用的是二氧化碳灭火装置,但由于超过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会使人窒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风险。
今年,发电栋的机房新增了两个白色的“橱子”,这就是我国自行生产的七氟丙烷气体紧急灭火装置。一旦监测到火灾发生,它可迅速释放出相应浓度的气体用以控制火情。这一设备与国内厂家联网还可实现远程值班、检测钢瓶压力等。
成为更多“中国制造”的“天然试验场”
在中山站,挖掘机、装载机等各类工程机械和车辆绝大多数为国产装备;在冰盖内陆,雪橇、内陆生活舱……一个个“中国制造”相继挺进南极。
国际极地考察领域中流行一种说法:“在南极胜任的装备,在地球任何地方都能胜任。”南极被认为是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天然试验场”,各个国家将他们前沿的技术和装备引入这里,在满足特种需求的同时也有助于通用设备升级。
极地工作环境常接近极限状态,大多数南极科考保障装备有赖于定制化和研发创新。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因核心技术掌握不足、现场实践经验有限、产品缺乏领域细分等原因,特种车辆、雪地车、轻便保温材料等很多关键考察装备仍需依靠进口。
“过去30多年里,一批批骨干企业、相关行业持续投入到南极考察事业中,”孙波说。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船四站”和海陆空协同的南极考察保障体系,第五座考察站建设正在筹划之中,未来南极考察保障能力“质”的提升,还需依靠中国自己的企业支持。
“希望未来会有更多‘中国制造’加入南极科考站区建设和野外考察的序列中,”孙波说。
作者:荣启涵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