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林业局多举措助力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向前推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如期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目标和任务,德州市林业局立足行业特点,发挥部门优势,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和谐文明新农村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扶贫,增加农民收入。 立足我市林业项目,坚持因地制宜、群众自愿、优先安排的原则,重点将村庄绿化、森林抚育、花卉、苗木生产、林产加工、林下种养、经济林建设及各类营造林等产业项目向具备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的贫困地区和群众倾斜,依靠项目实施,增加经营收入。
二是资金帮扶,切实解决结对帮扶户的贫困问题。 准确把握帮扶对象的财产情况、收入来源、贫困程度、贫困原因、人口结构、劳力情况、生产条件等,科学制定帮扶措施,多方筹措资金,适当帮助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是技术扶持。 大力开展各类林业技术培训,从造林技术、种苗生产,种植、养殖等方面开展技术培训,每年不低于2期,提高帮扶户的业务技能。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林业科技服务队,定期不定期开展林业科技下乡工作。
四是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扶持培育一批林业龙头企业,组建“基地+农户+龙头企业”的模式,可以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户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
五是发挥林果合作社带动作用。 成立一批林果合作社,使农户可以分享更多的信息,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户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
六是发展生态旅游。 搞好村庄绿化,建立一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休闲采摘园,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可以给农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发展第三产业的机会,可以卖纪念品、可以开农家乐等,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带动贫困户脱贫。
七是进行结构调整,选择合适项目。 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扶持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方式,扶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稳定增加收入。推进特色林业产业扶贫增收,加大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力度,发展工业原料林、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特色优势林业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健全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林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延长产业链,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
八是落实惠农政策。 坚持把落实惠农政策纳入农民负担监管的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置,严格程序,加强监督,所有直补资金采取“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确保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受益对象是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将林业补助资金直接划转到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账户。
九是改善基础设施。 对各林场(站)及苗圃,做好基础设施、危旧房改造及棚户区改建,优先解决贫困户、危房户的住房问题,逐步改善国有林场、苗圃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
十是救助慰问困难人群。 对困难职工、贫困户要做好爱心帮扶及困难救助工作,定期、不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及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