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中兴煤矿: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
鲁网6月18日讯(记者 刘梅婷)中兴煤矿公司(原中兴矿局)成立于1878年,位于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市),是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也是中国近代设立较早的民族资本煤矿。
至30年代,中兴煤矿公司与当时的开滦、抚顺齐名为中国三大煤矿,而且是其中唯一的“民族股份制企业”。“能与外煤抗衡者惟中兴公司也”,中兴煤矿公司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清光绪六年(1880)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戴华藻由民间集股二万余两,开采峄县煤矿。当时为官督商办,初用土法开采,嗣后增加股金,陆续购置机械设备。1895年山东巡抚李秉衡因事关地方权益通饬禁止开采,遂即停歇。1899年山东盐运使张连芬又借助外资继续开办,加入德股。由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裕禄会同督办直隶矿务张?翼奏派张莲芬总办新矿,并奏明为德华中兴煤矿有限公司。1908年因曹州教案,由华股集资80万两,赎回德股,定名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有限公司。自此为完全华资自营之煤矿。至宣统二年(1910),南大井及台枣铁路完成,又招足资本 300万两。1915年矿井被淹,复在武汉招新股 100万元。当时日产烟煤1200吨。1920年北大井建成。1922年改定资本额1000万元。继受军阀内战影响,被迫于1928年8月停工后向沪银行借款500万元,1929年 1月复工,产量逐渐恢复,年获巨利。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3月矿区沦陷,该矿由日本侵略军管理。1939年3月,由日三井矿山公司协助经营。1943年2月,解除军管改为敌伪合办之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政府清理该矿资产,改为公私合营。经过近50年的开采之后,因煤炭资源枯竭,于1999年6月经国家批准,关井破产,改组为枣庄新中兴公司。
中兴煤矿年产量曾一度达到185万吨,拥有37艘远洋轮船,修建了陇海铁路,参与建造了上海港、江阴港、连云港、青岛港、汉口港,积淀起丰厚的文化。
枣庄中兴(煤矿)国家矿山公园从2007年开始申报,按国土资源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完成了申报材料及音像制品的准备,2010年4月国土资源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对枣庄中兴(煤矿)国家矿山公园等33家申报单位进行审核,并顺利通过评审,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以煤矿申报的国家矿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