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山亭区“五动”确保专业成长工程得实效
2015年,枣庄市山亭区教育局将在持续推进“骨干教师递进培养工程”和“城乡教师交流工程”的基础上,通过五个动作实施“校(园)长专业成长工程”,推进学校管理向教育家办学转变,积极探索校(园)长队伍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
一是名校长带动。凡市教育局确定的“枣庄市名校长”人选,以该同志名字命名建立“名校长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吸纳5—6名校(园)长为成员,以“名校长工作室”为孵化器,以校(园)长专业引领为抓手,带动校(园)长快速成长。每位名校长每学期要撰写一篇学校管理的经验材料,组织一次联合教研活动,
二是召开一次学校管理座谈会。每位“名校(园)长工作室”成员每人至少再联系3—5名中小学校(园)长,辐射带动,互帮互促,实现“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
三是品牌学校拉动。每学年举办1次教育特色品牌学校(园)创建工作现场观摩会,每两年评选1次十佳教育特色品牌,每年有2—3所学校被评为市级以上教育特色品牌学校(园)。依托各级各类品牌学校(园),将发展方向相同,基础条件相似的5—7所学校结成学校联盟,打造联盟共同体,信息互通,管理互动,资源共享,成长互促。
四是校长轮岗互动。在2014年教师轮岗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交流教委主任和校长。连续任职两届的原则上进行轮岗交流。进一步加大优秀年轻副校长交流轮岗力度,力争让优秀干部多岗位锻炼。
五是创新机制驱动。建立校(园)长学习研修中心组制度。设立校(园)长读书班,每学期每位校(园)长至少读1本教育专著,撰写1篇学校发展方面的研究报告或典型案例分析报告,举办一次读书沙龙或和读书汇报会。适时组织校长到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定期选拔部分校长到区外知名品牌学校挂职锻炼。建立目标考核奖惩制度,实施全程跟踪管理,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单位和个人年终考核内容,作为评先树优和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枣庄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