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庄户剧团“唱主角” 送戏下乡情谊长
2014年12月30日下午,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官桥镇坝上村,由滕州市红荷艺术团承担的文化惠民送戏下乡公益演出正火热地进行。临时搭建的简易舞台前,挤满了前来观看的群众:有的坐着自带的小马扎,有的倚着三轮车、自行车,还有的干脆坐在路边的石头上……
“现在,舞台上正演着柳琴小戏《暖水袋》。虽说是咱市里的小剧团,但演得很不错,很有地方特色。”60岁的渠开芝是位戏曲爱好者,得知下午有演出,他早早地来到这里等着了。“现在正是农闲时节,这演出送的正是时候。你看,咱老百姓看的多来劲呀!”
与此同时,“幸福西岗庆元旦农民文艺汇演”也在滕州市西岗镇政府广场演出。77岁的满丙海老人是西岗镇温堂村大众豫剧团团长,他带领剧团成员表演的豫剧《抬花轿》,不时逗得观众哈哈大笑,赢得热烈掌声。这个成立于1996年的剧团,如今拥有成员28人,2014年共演出342场,其中在西岗镇、级索镇、鲍沟镇所辖乡村公益演出80场。
庄户剧团作为活跃在基层的文艺演出团体,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作用巨大。近年来,枣庄市依托农村庄户剧团,开展公益性演出活动,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枣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宝民看来:“将庄户剧团纳入文化惠民公益演出,有利于建设一支乡村文化队伍,在送文化下乡的同时,培育健康、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
政府扶持:促进庄户剧团繁荣发展
为了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3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展“一年一村一场戏”文化惠民工程。这让枣庄市文广新局局长邵磊犯难了。“枣庄市有五区一市,共2116个行政村,但仅有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滕州市柳琴剧团两个专业剧团。仅凭这两个剧团开展送戏下乡演出,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邵磊思前想后,觉得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送戏下乡演出。“而在我们农村基层,正好活跃着一批有规模、有实力的庄户剧团,由于缺乏有效组织、经费支持和演出平台,一直停留在自娱自乐的阶段。”
于是,2013年,枣庄市文广新局对全市农村庄户剧团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在此基础上,枣庄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庄户剧团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决定重点扶持发展农民自己的庄户剧团,并把优秀的庄户剧团纳入文化惠民的队伍中来。按照“阳光采购、政府买单、院团演出、群众受惠”的原则,由市、区(市)两级财政对公益演出场次给予资金扶持。补助标准为市直院团每场2000元,庄户剧团每场1000元。
“哪些庄户剧团能参与送戏下乡演出?怎么送?送什么?这些都需要相关政策、机制予以保障。”邵磊告诉记者,为此,枣庄市文广新局制定了《关于印发枣庄市庄户剧团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枣庄市庄户剧团演出场次认定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庄户剧团认定、管理、演出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在庄户剧团资格认定方面,按照规模大小、水平高低、是否地方特色剧种综合评估,分为A、B、C三个等级。经过各区(市)层层推荐、逐级审核认定、先期公示,枣庄市264家庄户剧团纳入统一认定范围,其中A级66家、B级103家、C级95家。2014年,全市纳入管理的庄户剧团共参与“一年一村一场戏”文化惠民工程演出2080余场。
在庄户剧团演出场次认定方面,庄户剧团每次演出完,需填写演出场次回执单,经演出村的村委会负责人、现场村民代表在《回执单》上签字,并加盖村委会公章。此外,庄户剧团演出时间、内容、队伍名称、监督电话等也都向当地群众公布,以便于群众监督。
培强扶优:确保送戏下乡受欢迎
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这一大前提下,把握好下乡演出的质量和服务甚为关键。邵磊深谙此理:“要想让庄户剧团参与文化惠民公益演出达到预期效果,受老百姓欢迎,最重要的还是提升庄户剧团的演艺水平,使其演出的剧节目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喜闻乐见。”
为此,在对庄户剧团进行资格与演出场次双重认定的同时,枣庄市还出台了相关文件,对剧团节目、演职人员、艺术创作、演出能力、服装道具、排演场地以及参与公益性事业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据枣庄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汪继军介绍,各区(市)对纳入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的庄户剧团都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岗前培训。比如,滕州市聘请专业的主持人对全市70余名庄户剧团主持人进行了语言、仪态、串词及舞台控制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并下发《优秀节目选编》,供各庄户剧团选择编排。市中区将专业剧团和庄户剧团演出结合,走进社区、乡村为群众送戏。峄城区则聘请专家对庄户剧团进行指导,定期组织文艺骨干进行交流、培训。
“除安排专业剧团、文化馆的老师对演出剧节目进行审核把关、业务指导外,我们还通过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戏曲表演培训班等形式,将庄户剧团纳入文化馆、文化站等免费开放工作范畴,有步骤、有重点地对庄户剧团导演、编剧、舞美、演员等进行定期培训。”汪继军说。
据统计,2014年,枣庄各区(市)共开展广场舞培训40余期、柳琴戏培训班6期、庄户剧团培训班6期,参与人数近7000人次。
此外,枣庄市文广新局还广泛开展庄户剧团巡演、汇演等活动,为庄户剧团提供更多的演出、交流、锻炼机会。“今年,我们还举办了一次文艺汇演,让庄户剧团与‘十艺节’获奖剧目同台演出,以鼓励庄户剧团创作推出更多艺术性与思想性俱佳的演艺作品。”汪继军告诉记者。
经过近两年的扶持与培育,枣庄市涌现出滕州新时代庄户剧团、峄城徐楼社区艺术团等一大批特色鲜明、运作良好、影响广泛的优秀庄户剧团,初步形成了一条涵盖剧本创作、舞美设计、商业演出、人才培训等多种业态的演艺产业链。
与此同时,庄户剧团里也涌现出一批青年文艺人才和基层艺术骨干。滕州市羊庄镇崔家班曾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民族乐器展演(非职业组)上获得优秀演奏奖;峄城区徐楼社区艺术团15岁的戏曲演员丁杨柳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
寓教于乐: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精神需求也随之增长;另一方面,团结友爱、孝敬老人等人们一贯尊崇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农村也正逐渐消失,迫切需要用先进文化来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庄户剧团送戏下乡演出意义重大。”说这话的,是峄城区坛山街道办事处檀乡艺术团团长李恩元。2012年5月,他成立了檀乡艺术团。艺术团成立之初,成员仅有10余人,且设备简陋,以自娱自乐为主。自从参与送戏下乡公益演出后,政府除了发放演出补贴,还为艺术团更新了灯光、音响等设备。
李恩元告诉记者,在送戏下乡演出中,檀乡艺术团除了演出柳琴戏、豫剧、歌曲、舞蹈等剧节目,还自编自演了一些相声、小品,通过说身边事儿来抵制邪教、宣传计划生育、提倡尊老爱幼等,弘扬正能量。“从我们演出的效果来看,老百姓喜欢看,也易于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檀乡艺术团如今已发展到成员近30人,2014年送戏下乡演出20余场、商业演出30余场,但艺术团成员并没有工资。政府补贴及商业演出所得全部用于更新设备及演出交通运输等费用支出。“但是,每次演出时,大伙儿都非常积极。老百姓的认可给了我们精神的满足和享受。”李恩元说。
孙晋常是峄城区吴林街道办事处乱沟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他把村里的文艺骨干组织起来,成立了乱沟中老年艺术团。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成员已达30余人。孙晋常告诉记者,过去乱沟村有句顺口溜:走进乱沟,三顿稀粥;骂街打架,不在话下;闲来无事,喝酒闹气。“自打剧团成立后,邻里姊妹一起排戏、演出,有什么疙瘩也很快就化解了。这几年来,村里没发生一起纠纷。乱沟不乱了,我这个书记也好当了。”
“这些实践充分证明,庄户剧团植根于广大群众之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不仅有利于党的声音在基层的有效传播,而且有利于传统民俗曲艺的活态传承,在推进城乡精神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张宝民说。
据近两年开展的多次枣庄市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医疗、教育、宜居环境、文化生活、社会治安、干部工作作风等6个方面,随机抽取的受访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均处于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