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滕州市夏收工作全面告捷
截至6月13日,滕州市81.8万亩小麦全部收获完毕,48万亩春季马铃薯基本收获完毕,当前夏播面积59.84万亩,其中玉米55.31万亩。今年三夏生产工作呈现五大特点:
一、三夏工作抓得早、措施实。5月25日,滕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三夏生产、秸秆禁烧、防汛暨农村改革工作会议,做到任务早明确,思想早发动,责任早落实。会议下发了《三夏工作意见》、《防汛工作意见》、《粮食生产能力提升“332211”工程实施意见》、《2015年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要点》;农业、林业、农机、果树等部门分别印发了粮食高产创建、夏玉米种植、林木管护、农机作业、果树管理技术意见;经管部门印发了《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模式》;气象部门印发了《三夏期间天气趋势预报》;市政府就相关工作与各镇街和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6月9日,枣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同道来滕视察三夏生产和秸秆禁烧工作。6月3日,滕州市委书记董沂峰视察三夏生产和安全防火工作。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检查指导三夏工作。各位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及时深入到各自帮包的镇街督导三夏生产工作;农口各部门每天到镇街督导调度进行技术指导;各有关部门、各镇街也分别召开会议、出台政策、落实责任,争取工作主动权。
二、狠抓关键措施,促进夏粮丰收。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产措施落实到位。小麦良种实现全覆盖,高产稳产的济麦22占到70%以上,品种布局合理。去年秋种以来,由于播种基础好、关键增产措施抓得实、冬季无极端低温寒害、春季降水较多、高产创建示范方内基本利用飞机进行“一喷三防”防治病虫害,面积达到33万亩,滕州全市小麦长势良好。今年麦收期间天气稳定,无连续阴雨,有利于收割、晾晒,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增产打下良好基础。据农业部门典型调查及测产预计,今年全市小麦单产增长3%,平均亩产达到556.7公斤。
三、农机作业保障有力。农机、石油等部门提前抓好农机具安装、调试、维修和柴油供应等生产准备工作,确保全市3000台联合收割机运行良好;联系落实外来跨区作业机械近千台,满足了麦收农机需求。农业、农机等部门和各镇街科学指挥调度,维护机收秩序,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最大限度提高机械作业效率,确保到手的粮食颗粒归仓。大力推广玉米机械抢茬直播,缩短收种间隔时间,提高玉米播种质量。
四、秸秆禁烧严抓不懈。印发了《关于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三夏安全生产和禁烧秸秆的通告》。各级大力宣传安全防火法规,严格落实秸秆禁烧责任制,层层签订了责任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禁烧任务分解到镇街、到村居、到地块、到个人,落实奖惩,严肃问责。市农工办牵头抽调农口人员,由市级领导带队,进行昼夜巡查,加大防范力度,确保万无一失。坚持疏堵结合,通过多种渠道消化利用秸秆,做到一手抓秸秆还田、综合利用,一手抓秸秆禁烧、安全防火,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五、改革、建设齐抓并进。以“三延伸一创新”为抓手,加快完成农村改革试验任务。6月底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年底完成枣庄市下达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小型水利设施和房屋所有权等确权登记;规范11项农村产权评估、竞价、抵押及交易行为,新增农村产权抵押贷款4000万元;开展10个示范合作社和10个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完成20个村居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选择8家农民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试点;启动马铃薯、生猪目标价格试点。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服务”为抓手,解决农业发展融资难题。利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奖补资金1000万元,通过增加涉农信贷“财政担保金”、对合作社内部信用互助专项补助、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农业贷款贴息补助、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方式,加大信贷、保险等对现代农业的支持投入力度。以整合“涉水涉地资金项目”为抓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要求,全年整合涉水涉地项目面积17.3万亩,整合资金1.56亿元,集中建设核心区高标准农田6.3万亩,辐射区高标准农田11万亩。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推进发展规模高效农业。在粮食主产区,推进实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332211”工程,年内力争200个村整建制成立粮食生产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统一农资采购、统一设施管护、统一对接销售,实现生产规模化、全程机械化、种植标准化、产销一体化。在蔬菜主产区,实施现代农业高效园场“四化”提升工程,规范发展高效园场20处,实现组织化推进、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安全健康型农业。健全农产品质量产地检测准出机制,扶持新型经营主体配备检测设备和二维码追溯系统,形成产地控准出、销地严准入、产品有标识、质量可追溯、风险可控制的全程质量监管体系。理顺执法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提高法制保障水平。(滕州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