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人物】栗东宇:郓城县郭屯镇后辛庄村第一书记

07.02.2017  19:35

栗东宇,男,中共党员,山东省检察院侦查监督一处助理检察员。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担任郓城县郭屯镇林集村“第一书记”;2015年2月起,担任郭屯镇后辛庄村“第一书记”。

后辛庄村位于郭屯镇西部,全村人口466户1726人,耕地近3000亩,是传统的农业村,村集体无收入,村基础设施陈旧老化,村内无硬化道路,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远低于全镇平均水平,是典型的省级贫困村。

加强党组织建设

栗东宇同志驻村后,通过“两学一做”、“两会一课”的学习,以及组织村干部党员到先进村参观,加强了村班子建设。通过改善两委办公场所和规范村内制度建设,搞好党务、村务公开,对“两委班子”进行整顿,形成了村级事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增强了村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提高了村民的民主意识。两年来,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两名,培养了一批以致富带头人为首的敢担当、有作为的村党组织后备力量,使后辛庄的扶贫走上了以政府为主导,全体村民--特别是致富带头人共同参与的良性发展道路。

修建基础设施

栗东宇同志利用菏泽市土地整理项目资金400多万元,为后辛庄及周边三个行政村建设环村公路、村内及田间道路共计12公里,过路涵31个,灌溉机井39眼,生产桥1座;协调供电部门增加变压器11个,架设田间电线20000多米,解决了农田灌溉用电难题,使全村基本农田实现旱涝保收。利用省扶贫资金,新建标准化幼儿园、文化大舞台和休闲健身广场,并安装了照明设施和健身器材;硬化村内道路3公里,新建排水沟4000多米,安装路灯120盏、摄像头19个,栽植栾树、白腊等树木1000多棵,粉刷沿街民居墙壁,配备保洁设施和人员;为村委配备电脑5台、投影仪1套、办公桌椅20套和书橱4个、电视1台,为村里13户特困群众进行危房改造,为村卫生室安装阳台并硬化院内地面400多平方米,使该村基础设施和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提高村民文化生活

面对众多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栗东宇同志想尽办法予以关爱。他协调购买价值5万元的秧歌服、舞蹈服、锣鼓和音响,在村里成立秧歌队、舞蹈队,多次举办文艺演出,邀请义演大学生、民间歌手、曲艺人员、宋江武校学生等参加,定期放映农村致富和爱国主义方面的电影,极大地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他从用心关爱留守儿童,联系山东艺术学院15名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到后辛庄小学教孩子们音乐、舞蹈和表演,启迪孩子的艺术乐趣和梦想;联系企业家到村里为孩子捐赠了3万余元的桌椅、儿童玩具和游乐设施。他积极协调政府定期走访慰问贫困户,组织村里的几个专业种植合作社,逢年过节便给困难户送去米、面、油和合作社产的香菇等;协调济南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为学生免费义诊,为6名弱视儿童免费治疗;利用残疾人扶贫资金,为全村49名特困户购买纯种山羊,帮助他们脱贫。

发展致富项目

栗东宇同志到村里时,了解到村里20多亩集体土地15年前租给他人,原租金早已花完,土地多次转包,村干部换了几茬,最后一个承包人以各种理由不愿交还土地。他部费尽周折,找到所有发包人、转包人、承包人,找到镇司法所、土管所,依靠现有法律,带领村民顺利收回这些集体土地,并通过重新公开招标出租,为村集体每年增收1万多元。栗东宇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先后为帮包村争取到5个产业项目、扶贫资金295万元,在两年之内,高效建成160亩的高产红富士苹果园、28个食用菌大棚、200亩瓜果和蔬菜种植基地、2个恒温蔬菜保鲜库和1个现代化服装加工厂。按照每个项目使用资金的不同,逐个签订合同,根据所签合同,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余元,同时能带动村民200多人就业。他还组织成立了三个农业种植合作社,建成该镇唯一的现代化淘宝便民服务中心,分别建立“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和“电商+精准扶贫”模式,搭建了脱贫发展新平台。

群众评说

后辛庄村达达谷物合作社负责人时占勇 我原来在天津开餐馆,栗书记通过家里人电话联系到我,告诉我村里有了好政策,鼓励我回家创业。回家后,栗书记到家里给我谈了很久,帮助我下定决心,卖掉餐馆,回家创业。在栗书记的帮助下,我选定了营养价值和价格都高的食用菌项目。目前,木耳、香菇种植取得初步成功,长期聘用贫困户打工20人,每年给村集体上交五六万元利润并用于给贫困户分红。我想跟栗书记说,你已经成了我们村的人,希望你别走,永远留在我们村,带领大家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