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职“校企一体化”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莱芜职院举办

24.11.2014  15:41

11月21日至22日,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创新联盟主办,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经验交流暨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莱芜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磊为创新联盟揭牌。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扬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刘凤山,副市长刘杰参加活动。部分知名专家、作为联盟第一届主席团成员单位的全国50所高职院校领导和50家合作企业代表以及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记者等共500余人参加了会议。

葛道凯司长作重要讲话。他代为转达了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同志对本次会议的重要指示。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李克强总理亲切接见与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他强调,现代职业教育是社会各个方面发展自身事业的平台,它的布局始终反映职业教育的特点,围绕共同成长这一主旋律,学校、企业、行业、政府等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发展进步。现代职业教育也是充满活力的大舞台,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能在这里找到意义,都能够具备发展壮大的条件和机遇。职业教育作为这个舞台的承载方,它的成长也以社会各个方面的成长为前提和基础。

他对校企一体化创新联盟明确提出了要求。校企一体化创新联盟要把握好四个关键。一是坚持校企双主体。学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中的两个重要的办学主体,人才是学校与企业联系起来的纽带,这个纽带越紧密,双方的事业可能越有前途;二是把握“一体化”内涵。“校企一体化”是学生培养和职工提升的一体化,是学校科研和企业研发服务的统一,是学校社会服务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合二为一;三是不断追求“创新”。校企一体化联盟创新的第一个阶段是走向“一体”,“一体”不一定是学校和企业合成一个单位,而是利益和价值取向趋同。创新的第二个阶段应该是追求更好,每一个学生,每一家企业都可以创造出适合自己产品的、适合自己服务对象的以及适合当地文化特色的合作空间;四是发挥联盟作用。联盟肩负的第一个责任是交流,这是联盟的本来含义。但仅仅交流合作还远远不够,还要走出联盟,把联盟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广出去,让更多的社会成员从中受益,从而带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企业走向一体化的道路。最重要的,联盟还要把自己的经验、做法总结成制度,上升为政策,成为政府、行业都能够接受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21日上午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创新联盟章程》、创新联盟2015年工作要点,确定了50所高职院校和50家企业作为第一届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创新联盟主席团成员单位,确定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为秘书处单位,实行理事长轮值制。会议提名通过宁波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志刚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创新联盟第一届理事长,学院党委书记师承瑞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创新联盟秘书长。

王扬南副司长参加各项会议并在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上讲话,他强调指出,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探索校企合作,希望企业能够融入到职业体制教育中,行业能够指导职业教育的发展,产教能够融合起来,同步规划,同步提升。创新联盟成立,实质上是我国高职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结果,这样就可以通过职业院校自身优势的发挥,帮助企业或者给企业提供了双赢的资源,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办学中来。同时,以联盟为平台,能够总结现实经验,探索创新机制,整合利用相关资源,为校企合作提供示范借鉴并推广提供这方面成果。

      在21日下午“校企一体化办学”经验交流会上,与会代表围绕“校企合作,互惠共赢”这一主题,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育人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探讨了如何建立“校企一体化”育人长效机制。自2013年12月教育部职成司下发《关于征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3]258号)开始,共征集到295所高职院校的405个典型案例,经创新联盟筹备委员会认真评审,共评选出82个优秀典型案例并集结成册,本次会议从中选出了10个优秀典型案例作为大会交流材料。其中,徐工集团、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部分企业与高职院校代表分别在大会上作了“校企一体化办学”典型发言。

22日上午,与会代表还实地参观考察了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校企一体化办学现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在地方政府政策措施、办学经费、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干部、教职工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紧紧扭住校企合作这一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紧紧抓住莱芜市列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划的契机,围绕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校企合力打造莱芜经济“升级版”,将企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引入课堂,探索总结出了以“鲁缆模式”为代表的全方位、多专业“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校企双方共同招生招工、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共同设计教学内容、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安排学生就业、共同构建联络机制,得到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充分肯定,职成司也把“校企一体化”创新联盟成立的工作纳入了司里2014年工作要点。

本次会议强烈发出这样一个信号:谋求深度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企业和学校的共同选择,企业和学校都在作着深度思考和积极探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企业应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要“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并完善相应的支持保障性配套措施,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明确并强化了企业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所应发挥的主体作用。如何使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具有主导性的话语权,已经成为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如何来用好企业的力量跟学校的教学相结合,让企业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基地建设、专业建设等具体人才培养环节中,这是校企双方都应该考量的关键问题,也是破解校企合作难点的核心问题。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创新联盟是在教育部支持和指导下自发形成的全国高职院校民间组织,目前由50所学校和50家企业组成联盟主席团,选举产生理事长并实行轮值制,联盟秘书处设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联盟的宗旨是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原则,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进一步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工作。(莱芜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