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校园暴力”:无原则溺爱造就暴力学生

03.02.2015  01:12

    校园暴力,从前施暴者多为老师,近年来,学生对老师施暴也开始出现。一些学生被批评几句就能对老师动手,甚至酿成血案。现代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校园暴力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出现了“新特征”,原因来自诸多方面,也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改进。

  怎么可以打老师   浙江省杭州市 武妮娜   我真不明白有些骂老师甚至是打老师的人是怎么想的。从幼儿园就学起的尊敬师长都学到哪里去了?老师是教授我们知识的人,是长者,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绝对不可以对老师动手。就像对待父母一样,父母批评我们,责骂我们,甚至有时候打我们一顿,我们能反过来对他们动手吗?就算在我们看来,父母完全没有道理,我们也不能骂父母、打父母对不对?老师为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虽然不是父母,但也不亚于父母。可能有些老师有时确实过分,做了不合乎自己身份的事,我们可以选择通过正当的途径解决,怎么能直接动手呢?任何时候打人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呀!   一个巴掌拍不响   黄河科技学院 宋文钦   我觉得不能光说学生不尊师重道。个别教师居高临下,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学生,伤害成绩不佳或者有不良习惯学生的自尊,是引发学生攻击老师的原因之一。不当的教育方式,比如体罚辱骂等,也是在放弃教育的尊严,导致进一步发展为肢体冲突,最终自己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有素质的人不用拳头说话   网友 月光铃   我们学校也曾经发生过两起学生打老师的事,说实话,那两个打老师的同学,平时就是“著名”刺头,不是我为老师说话,他们真的很难管。其中有一个人曾经跟我同班过。说起他,好多同学都头疼。因为他真的是太“坏”了,你根本不惹他,他都有可能欺负到你头上,全随他自己的心意,而且谁的管教都不听。可能他也确实有苦衷才变成这个样子的,但是跟他相处真的很难啊!被他打的老师也是一个很普通的女老师,平时也没有过什么体罚学生的行为。   无论如何,我还是觉得被老师批评几句就对老师动手的学生太过分了。这样下去,以后到了社会上怎么生存?但凡不顺自己心意,都武力解决吗?那成了什么人了啊!   旁观者言   家长溺爱造就暴力学生   黑龙江 孟庆庆   在校学生对老师施暴,总会找出什么压力大、管理严之类的说辞,但只因为老师的一番说教就能燃起心头的怒火,进而报复老师,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孩子平时在家里很少有人管教,指出他的问题和不足,正是家长平日里由着孩子的性子来,无原则溺爱,才造就了学校里的暴力学生。   在溺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自私,遇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再加上家长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致使他们为人处世唯我独尊,骄纵任性,久而久之,脾气也越来越大,听不得一点批评,即便面对老师的善意劝说也会情绪失控,大发雷霆。由此,我们看到现在校园里出现了不少暴力学生,而且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对老师施暴。   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进入校园接受教育,再到融入社会,需要不断正视并克服自身的缺点,不能太自私,要与人为善,要承担社会责任。因此,真正负责任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要像园丁那样及时帮其“修剪”毛病和缺点,这样才能让孩子逐渐养成健康的人格和心态。一味溺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一切由着孩子的性子来,一定会有追悔莫及的那一天。   不能伤害学生尊严   山西太原 王海银   导致“新校园暴力”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不服老师的处罚,而又缺乏平等的对话平台和有效的申辩渠道。   首先必须指出,对老师实施暴力,是侵犯老师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的恶劣行为,学生是绝对不应该打老师的。但作为教育者,老师也不能不深刻反省。教育离不开处罚,更离不开关爱和尊重。老师在平日里让学生感受到了足够的温暖和尊重,处罚学生时,即便稍有失当,如恨铁不成钢地拍一巴掌,学生也能理解和接受;反之,即使根据明文规定进行处罚,学生也会质疑老师的动机,难以接受。   除此之外,处罚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调查清楚事实真相,给学生充分的申辩机会,耐心向学生解释处罚的依据,并给予必要的心理安抚等。尤其要注意的是,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都不可以贬低学生的人格,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   老师观点   “新校园暴力”缘何愈演愈烈   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小学 卜正华   “新校园暴力”的施暴者是青少年学生,他们自控能力不强、易冲动,道德感不足,简单的批评和惩罚对其作用不大,不合适的惩罚甚至还会把孩子推向深渊。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让其承担适当的责任,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和不良认识。而对受害者来说,在遭遇校园暴力时要沉着冷静,尽可能不发生冲突,以减少肉体和心灵的伤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新校园暴力”的层出不穷?   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遇事多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一旦感觉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其中包括通过伤害对方身体甚至性命来发泄自身的愤怒。另外,一些家长不重视与孩子心灵沟通,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孩子身体和人格尊严,导致其出现暴力倾向。   二是学校育人功能的缺失。许多学校“重智轻德”,老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上,忽视了“育人”,很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另外,师生间丧失了一种相互的理解和信任,不少学生认为当自己的人身权利受到侵犯时老师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要切实解决纠纷,只能依靠“以暴制暴”。   三是暴力文化的侵蚀。目前各种游戏和影视文学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影响甚至左右了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判断。在影视文学作品、电子游戏中,青少年接触暴力的机会很多,但他们并不能全面理解甄别,只是看到了暴力及效果。   要消除校园暴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对教师加强师德教育、规范校园管理,重视家庭教育,净化社会风气,如此方能促进校园安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渴盼良好的师生关系   河南省平顶山第二高级中学 刘勤   以前多有教师体罚学生的报道,看后让人感到愤怒——为人师表的教师怎么竟成了暴君?现在看到学生对教师施暴,内心又涌起一股悲凉——这叫教书育人的教师情何以堪?教师与学生,怎么就落到这种境地了?   一方面是学生权利意识的觉醒,学生一旦感觉受侵害,就会采取措施,只是用错了方式;另一方面是影视作品暴力、血腥场面的负面效应,中学阶段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还有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给孩子错误的示范;不容忽视的是某些教师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动辄以高压解决问题,引起学生愤怒。但无论如何,学生都不应该对教师施暴。   作为教师,当然不希望出现这种问题,希望重塑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首先给孩子以良好的示范,不能动不动就用武力征服,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重要的是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爱生如子,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不能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有压力的学生,引导他们正确释放压力;影视作品等对暴力场面的处理要慎之又慎。   作为教师和孩子家长的我,迫切希望有一个和睦温馨的师生关系,以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过来人语   多一些理解和耐心   山西省长治市 郭俊   我大学毕业后在一所民办学校工作了几年,在校第二年我临“危”受命负责一个没人愿意接的班级,因为该班之前发生过学生殴打班主任的事件。为了在初三这一年让班风、学风得到扭转,我通过与学生交流、与之前的代课老师聊天等方式,找到了问题所在。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分数、高升学率、状元数等是民办学校质量的体现和生存的保障,这使得学校、老师、家长关注学生分数提高远过于心灵成长,也使这个学习成绩不佳的班级长期被忽视,班里不少学生失去自信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可怕思想。为了转变这一局面,我利用学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机会,与学生一起积极准备精心排练,辛苦付出换来了多项活动第一的好成绩。这时趁热打铁把学生建立起来的自信转移到学习上,成绩提升的同时学习氛围也渐渐浓厚起来。后来我又与学生加强沟通,鼓励他们不断进步。经过努力,班风学风明显好转,再没出现打架斗殴的事件,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增强了,不少学生考上了重点高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多站在学生角度考虑,多一点真心、耐心、细心的付出,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观点集萃   家长对子女的溺爱,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一些孩子连父母都照打不误,更不用说老师了。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郭道荣   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完全,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还在形成之中,一旦受到刺激,很容易受这些不当语言或行为的牵引,进而做出违背法律的事情,铸成大错。   ——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李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