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区每百户配置一名保洁员 考核与工资挂钩

25.11.2014  19:02

  今年4月以来,槐荫区创新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各街道、村与区环卫主管部门签订委托协议,委托区环卫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卫生进行管理和作业,村级保洁员被纳入城管系统的环卫所直接管理,并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结果和工资直接挂钩。

  “槐荫区涉及环卫一体化建设工程的村居有89个,由以往的间接管理陆续改为纳入环卫所直接管理,管理模式更加专业。”槐荫区城管局环境卫生管护中心副主任陈来喜介绍,槐荫区在89个村组建了一支由644名村居保洁员、60名管理人员构成的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队伍,村居环卫管理实现了标准到位、责任到位资金到位,每100户配置1个保洁员,谁负责哪里都有明确分工;环卫工人怎么干,干哪里都有标准;村居保洁员的工资、福利由区财政和各街道共同拨付,区城管局负责环卫设备配备等,大大减轻村居的经济压力。

  小李村村委会主任王荣义介绍,以前村里资金有限,村内卫生都是每隔一段时间召集大家清扫一次,卫生死角很多。今年8月以来,槐荫区城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给配备了专门的保洁人员和保洁工具,现在村内有6名固定的保洁人员,配置50个垃圾桶。实现了每天卫生有人打扫,垃圾日产日清,村内面貌有了很大提升。

  新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模式还对村居保洁员的工作职责和标准进行明确,其中包括“一日两清扫”和全天巡检的作业制度,工作标准则按照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标准,结合城区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清洁。此外,槐荫区还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成立检查组开展每天一次的早、夜岗检查,明确检查内容,细化检查标准。

  济南市民建会员、济南振邦保安槐荫分公司陈成国认为,槐荫区实施的“美丽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新模式,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清理等方式,在解决农村地区脏、乱、差现象,改善农村地区卫生环境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在建设“美丽中国”、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记者 张晓黎 通讯员 薛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