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住院3年欠费53万元 怕拖累家人谎称无儿女
在海口市人民 医院 急诊科大厅的角落里,44岁的李凤兰孤单地躺在一张病床上,一旁的轮椅上堆满了她全部的家当,连侧身都困难的她只能靠手中的一面镜子打量着周围的一切。4年前,她从高处坠落致胸椎及右股骨骨折,并下肢截瘫。怕拖累儿女,她谎称无亲生儿女,在海口市人民 医院 住院三年多,欠费53万余元。上个月,李凤兰不慎从轮椅上摔下,导致股骨干骨折,再次入院治疗。
像李凤兰这样的病人并非孤立,本报此前报道的严昌华因患脑梗死入院以后,病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本应回家休养的他也被亲人拒领回家。他们背后高额的医疗费欠费该由谁埋单?
一女子住院3年
欠费53万
病床上的李凤兰只能侧躺,因为再次受伤,下身无法动弹,臀部已经生了褥疮。
李凤兰是海口桂林洋人,2011年,她在广州打工时,趁假期和工友一起去广西帮人摘八角,没想到树枝突然断裂,她从山坡上滚了下来,胸椎及右股骨骨折,下肢截瘫。工友凑了3.8万元给她治病。“在 医院 接骨不到一个月,因为交不起医疗费,我回到了广州的宿舍。半年后,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了,工友把我送到海口火车站以后就走了。”李凤兰说,之后好心人拨打了120,她被送到了海口市人民 医院 接受治疗。
医院 检查发现,由于长时间卧床护理不当,她的右大腿及腰骶部、臀部溃烂流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于是, 医院 及时救助,治疗后,李凤兰生命体征平稳,右大腿及腰骶部、右臀部伤口明显缩小。
李凤兰谎称自己无儿无女, 医院 工作人员以为她是“三无人员”,便联系到了海口救助站。住院期间,救助站共为她支付了医疗费70多万元。然而,2012年,救助站工作人员调查得知,李凤兰有一对儿女,不符合“三无人员”条件,便拒绝继续支付李凤兰的医疗费用。
病情稳定后, 医院 为李凤兰办理了出院手续。据了解,李凤兰病情稳定后,因没有家人接收,只能在海口市人民 医院 住着。
2014年1月15日,海口市人民 医院 把李凤兰送到了海口市振东老年公寓。
截至出院时,她已在海口市人民 医院 住院长达3年,共拖欠53万余元医疗费。
然而,上个月,李凤兰被朋友带到外面玩时,不慎从轮椅上摔倒致股骨干骨折,需要再次来到海口市人民 医院 治疗,而这一次不知道何时才能出院。
面对李凤兰的再次入院,院方苦不堪言。“为了给她治病,我们正在协调床位,但她还有53万元的医疗费未支付。 医院 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不是慈善养老机构,大量欠费会给 医院 带来运营压力。”海口市人民 医院 医务处主任周艳玲很苦恼。
住院2个月
没家人照顾
其实,李凤兰的事情并非孤例。
本报此前报道的51岁的严昌华也是被家人遗弃在省人民 医院 。入院两个多月以来,身患脑梗死的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起居全部要靠医护人员照顾。如今,严昌华病情好转,医护人员希望他的家人能够尽快出现,把他带回家中以利于病情后期的恢复。据了解,严昌华的医疗欠费超过了一万元。
没病装病
占着病床
曾艳是海南省人民 医院 急诊科护士长,她遇到过各种“不回家”病人。
“有一个文昌妇女,大概也就是30多岁,每年都来 医院 看病,说自己得了抑郁症需要治疗。”曾艳告诉记者,她每次来 医院 都分文不带。“经过检查,我们发现其实她并没有问题,但她就是赖着不走,占着病床。”曾艳说,无论如何劝说,这名女子执意要留院治疗,医护人员也很无奈。
晕倒被送 医院
打完吊针跑了
曾艳说,一些病人确实没能力支付医药费。“我们遇到过一个五六十岁的流浪汉,得了糖尿病,经常低血糖,然后就晕倒在路边,被好心人送来 医院 ,打了吊针就跑了。过了几天又因为低血糖晕倒被送进来,打吊水后又跑了。”
一年多被欠费264万元
省人民 医院 欠费病人登记表
记者了解到,很多 医院 都有医疗欠费的现象,大多数是“三无人员”和“伪三无人员”。
以海南省人民 医院 为例,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该院医疗救助人员合计欠费264万多元。
“很多自称是‘三无人员’的病人被送进 医院 等待治疗,我们不可能先把他的家庭情况全部摸清楚后再开始治疗,毕竟救人要紧。”在海南省人民 医院 急诊科,曾艳向记者展示了存放在档案柜里的欠费病人档案。2015年至今,这叠档案中又新增了22个欠费病人的名字,涉及各个年龄段、各种病情。
“因为申请海南疾病应急救助基金需要被救助者的身份证号,所以我们也要求急诊医护人员在接治病人的时候尽量核实身份,但是这确实存在难度。”省人民 医院 医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急诊患者往往通过绿色通道实施抢救,核实身份难做到。然而,治疗后,病人就离开了,也无法再进行核实。
对于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申请,省人民 医院 已于去年上报了上级部门,但到现在还没有下文。“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其实,很多欠费到最后可能都变成坏账。”财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去年被欠费380余万元
2014年,海口市人民 医院 医疗欠费达380多万元,其中纠纷、事故、意外伤害人员欠费各占三分之一。“如果是‘三无人员’的欠费,有关部门会发放救助基金,为他们支付欠费。”周艳玲说,真正难以追回的是那些“伪三无人员”的欠费。
“很多时候,病人入院的时候说自己是‘三无人员’,治疗后,当我们申请医疗救助时,结果被查出他是有家属的,就无法通过了。”周艳玲告诉记者,除了这部分欠费外,一些涉及纠纷的患者往往在产生欠费后也难以追回。由于各个责任方的推诿,赔偿无法达成,甚至上诉法院,患者无法获得赔偿,便赖在 医院 不走了。
申请疾病救助基金
章盖全了材料不知往哪送
周艳玲告诉记者,为了追回这些欠费,他们也为欠费者申请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但让她感到头痛的是,到底是哪个部门负责?
“海口人员的救助基金已经送到了相关部门,但是其他市县的我就不知道再往哪里送了。”周艳玲曾把各市县民政局负责疾病应急救助工作联系人员名单上的电话都打了个遍,询问后续步骤,但是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也不知该如何操作。
“有一个澄迈的病人欠费8万多,我们只好到澄迈去找到他。再跟他一起向当地有关部门提供材料申请救助基金,把各个单位的章都盖全了之后,现在却不知道送到哪个部门去了,就卡在这里了。”周艳玲指着救助基金申报材料最后一页上的人社部门公章,显得很无奈。如今,这些欠费病人的申请材料只能躺在办公室的柜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