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30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会召开

29.08.2016  23:39

中国社会科学网山东讯 (记者 张杰 通讯员 丁纪伟)8月22—26日,山东省第三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会议在山东莱芜举行。来自全省社科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70位评选专家参加会议。会议共评选出获奖成果250项,其中,特等奖并一等奖1项,一等奖28项,二等奖101项,三等奖120项。同时经投票确认,授予2015年山东省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4项成果为特等奖。

山东省评委会成员、第三十次评审委员会成员,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向红同志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山东省评委会副主任、省评奖办主任、第三十次评审委员会成员,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林建宁同志出席会议并介绍第三十次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有关情况;山东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忠高主持会议。

徐向红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评判成果是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通过评奖,引导广大社科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其贯穿社会科学研究和普及全过程;着眼“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努力保持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正能量汇聚、主旋律高昂。

徐向红指出,要强化问题意识,鼓励社科创新,把握“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要求,遴选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山东气派的创新力作,引领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从山东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更好地总结山东经验、发出山东声音、讲好山东故事。

徐向红要求,要完善学科体系,体现山东特色。通过评奖,努力培育对推动山东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大作用的应用学科;鼓励打造一批学术基础好、学科队伍强、指导作用大的优势学科;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拓展社科发展空间、优化学科布局,打造优势学科高地,促进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徐向红指出,要弘扬优良学风,优化学术生态。对参评成果,要强化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方面的评判,充分发挥获奖成果的示范带动效应,引导广大社科工作者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著作既要等“”,更要等“”,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徐向红强调,要严格评选标准,确保成果质量。评选中要拿出权威的学术标尺,严把成果质量关,注重从选题的前瞻性和可行性、观点的创新性和针对性、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去评判成果,把理论层次高、实践影响大、学界广泛认可的成果选出来,让获奖成果真实反映我省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学术水平、人才水平。

林建宁在开幕式上通报了今年山东省社科评奖工作的有关情况以及评选会议的任务和评选方法。他说,去年以来,省评奖办在全省社科界先后召开30多场座谈会,向全省353个社科研究部门和单位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并出台了《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意见》等系列文件。6月6日,省评委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上述文件。8月2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以鲁办发〔2016〕40号文件,联合印发《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意见》。《意见》分别从指导思想、奖项设置与数量、评选对象与范围、奖励标准与经费、评奖机构与职责、评选条件与要求、申报办法与要求、评选程序与方法、监督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新的《意见》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强调评奖工作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方向。

林建宁强调,社科评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希望大家怀着强烈的责任心,走好每个步骤、做好每个细节,确保评奖工作善始善终。要增强责任意识,注重从严审读成果。要增强精品意识,始终握紧学术标尺。要增强纪律意识,自觉维护评奖秩序。

据介绍,今年的山东社科奖网上申报通过审核成果1132项,经各授权推荐单位推荐上来成果595项,产生奖项250项,同时对山东省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4项成果进行投票确认。评选专家会议实行专家独立审读成果、背靠背打分与学科组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匿名评选。专家评选分数与事先打好的客观分数合并排序,按照1:1.3比例划定入围线。学科组民主评议后以记名投票方式,推出本组二、三等奖和一等奖(含特等奖)候选成果。在各组传阅讨论一等奖(含特等奖)候选成果的基础上,最终由全体专家记名投票产生一等奖和特等奖。

林建宁在闭幕式讲话中指出,本次评奖工作较好地贯彻落实了《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意见》的有关规定,每个环节和步骤都严格按照评奖制度的规定操作,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各位评选专家坚持质量第一,按标准评、依程序走、照规矩办、凭良心做,以近乎严苛的态度审读评判每项成果,不仅表现了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学术水平,更体现了崇高品德和职业道德。

林建宁强调,科学的评选体系是确保评奖工作顺利进行的坚实基础。省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坚持政治方向与学术导向、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成果本身与成果反响、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统一的原则,更加注重引导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应用研究的转化,引导学术研究更多地聚焦全省改革发展稳定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科学、规范、公平的“尺子”,使评选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全面。

林建宁指出,下一步,评奖工作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部署要求,着力健全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进一步在完善评选程序和方法上下功夫,进一步在成果的推介和转化上下功夫,进一步在严格组织纪律上下功夫。

据介绍,本次评选会议各项工作环环相扣、有序进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评选专家更加权威。随机抽取的70名评选专家,其中53名是博导或三级以上教授,占75.7%,分布于全省36个社科研究部门和单位。二是评选办法更加规范。对特等奖和一等奖产生方式进行了调整,由先产生特等奖,再产生一等奖,调整为先等额投票产生一等奖,获3/4(含)以上赞同票方为有效。在评出一等奖的基础上,再对特等奖候选成果投票,获3/4(含)以上赞同票方为有效。三是评价标准更加科学。今年省评奖办对客观分数评价标准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使期刊、课题、转载、引用等的分档更加细化和科学。同时,增加了成果被县(市、区)级党委政府或党政部门、中型企业采用的标准。四是评选程序更加透明。今年首次将全部申报成果及其反响材料在申报平台上实行全文电子版发布,同时增加新闻发布环节,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五是评选纪律更加严格。继续实行全封闭匿名评选。评奖重点环节全部实行阳光操作,省委宣传部、省纪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组、省社科联各1名,省社科专家代表7名组成监督委员会,对评奖工作全程监督。

会议评出的250项成果,发表层次高,社会反响大,其中引用达到10次以上的成果有53项,著作类成果引用最多的达109次,文章类成果引用最多的达80次。被《新华文摘》转载的成果有22项,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的成果有12项,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的成果有100多项。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省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高奖,自1983年设立以来,已经完成30次评选工作,在推动理论创新、培养优秀人才、繁荣社会科学、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