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棉花降价、棉农亏损”堪忧

20.10.2014  11:38

  据山东省武城县物价局价格监测,武城县2014年棉花摘拾已接近尾声。

  以往年的经验,棉花收购工作应进入最繁忙的时节。但由于棉企收购价格偏低,棉农普遍惜售,农户家中籽棉库存普遍已有几百斤,少数甚至达到几千斤。

  该局分析,由于今年国家取消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现在收购的棉花价格(衣分40)3.4元/斤,比去年国储棉(衣分40)4.7元/斤,低了1.3元,一般农户的棉花衣分在38个左右,价格在3.2元/斤。有的农户反映,“去年有棉贩子上门收棉花,而今年棉贩子都难看到。我们把棉花堆在家里,偶尔也有棉贩子上门,出价3.2元/斤,实在是不忍心卖,去年同样的棉花棉贩子出价在4.2元 /斤左右。心里实在有些想不通。”由于籽棉价格不断下跌,农户持观望状态。

  为全面掌握当前棉花价格及市场整体趋势,武城县物价局价格监测工作人员于近日走访了乡镇农户、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并进一步完善了价格监测机制。据监测,今年农户棉花亩产量500斤,也是近几年产量最高的一年。

  虽然产量高但农户却高兴不起来,农户简单的算了一笔账:2014年500斤×3.2元﹦1600元;2013年420斤×4.45元﹦1869元。除去播种、浇地、施肥、买农药等直接费用460元,每亩还有1160元,棉花用工多,每亩最少也得25个工,人工费1100元,加上土地成本300元。这样算下来今年农户每亩地亏损240元。现在,农户盼着国家象种粮食一样给予一定的补贴,能弥补一些今年的亏损。

  棉花收储加工企业收购难,主要原因:一是棉农卖棉消极;二是棉花资源少;三是不敢敞开收购。

  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取消无异于让棉企重归市场。原来棉花收储期间,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没有经营风险,只需按照国家规定的棉花收储价格倒推籽棉价格,把好收购、加工、质量关就可以了。现在棉花价格随行就市,必需得把握好市场。收购价格低了,棉农不舍得卖;价格高了,企业就亏损。

  武城县物价局认为,随着籽棉采摘的结束,棉农或将接受目前的价格,但明年棉花种植面积将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