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入鲁助推转调创
民企入鲁项目批量集中落地,有力支撑了稳增长目标的实现,加快了经济转调创步伐,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推动力。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知名民企入鲁签约项目已落地2000多个,到位资金超过1.2万亿元。
民企缘何接踵入鲁
全国知名民营企业争相入鲁的背后,是我省营商环境近年来的持续优化。
“从2010年开始,我省已密集制定出台了十几个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省发改委合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民营企业看重的是项目的尽快落地,相关政策的支持有利于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早见效。
2015年初,我省制定出台了加快推动国内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顺利落地的政策性文件(鲁政办字[2015]95号)。强调在要素投入上重点保障,在产业政策上优先支持,形成全程跟踪服务机制,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快推动招商重点项目顺利落地。
同时,我省将签约项目落地指标纳入全省科学发展考核体系,目的就是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调动市县抓项目落地、抓有效投资的积极性。签约项目落地数量和落地率各按2分和3分,通过功效系数法计入各市总得分,有力推动了民企入鲁签约项目落地工作。
据了解,青岛市每个区、市对已签约的重点项目建立每个项目由一位区级领导、一个部门、一名联络员全程跟进的“三个一”项目责任制,强化签约项目的后续跟踪协调;泰安市针对用地指标紧张难题,积极探索拆旧建新,实现“零用地”扩张,盘活闲置资产;聊城市推行“打造全省行政审批项目最少、速度最快、收费最低,国内领先的营商环境”简政放权目标,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防伪公章“四证一章联办”制度;枣庄市下发文件将建设项目施工许可下放到区县,前置收费项目后延至发放权属证书之前。
项目落地成效显著
民企入鲁项目为地方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
“招商引资是增加地方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省发改委合作处负责人表示,随着民企签约项目逐步落地和项目到位资金的不断增加,为项目所在地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
据了解,济南市传化泉胜综合物流城项目,年营业额50亿元,给当地带来税收3亿元;德州市2015年民企纳税过千万企业124家,110家是招商企业,占全部的88.7%,纳税过亿元的5家民营企业全部是招商项目,有力缓解了经济下行对该市财政形成的压力;聊城市招商引资项目对全市新增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了30%以上;莱芜市符合条件的30个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形成产能1000多亿元,利税30多亿元,为该市以后的转型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据相关统计,民企入鲁落地项目中90%以上为现代农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这些项目为助推地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鲜血液。
万达游艇产业园、联想烯烃化工、阿里巴巴电商产业园、传化智能物流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一大批投资大、科技含量高、容纳就业广的落地项目,均处于行业领先位置。青岛市总投资30亿元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顺利落地,填补了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空白;菏泽市签约的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项目整体规模、装备水平、建设标准、技术等级居国内同行业最高水准,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可完全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
同时,民企入鲁项目中的劳动密集型项目为所在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切实利益。
据介绍,青岛复星天贸城项目整体运营成熟后,将吸引上下游配套服务、电商企业超3万家,年交易额超过500亿元,可提供10万个以上直接就业岗位和2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年地方税收可达到3亿元至5亿元;德州市随着民企入鲁签约的194个项目落地开工,预计将吸纳就业2万余人,缓解了就业压力;菏泽市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和福寿缘养老产业园两个项目竣工运营后,可提供1.8万余人的养老服务。
“民企入鲁活动不但打响了我省优良营商环境的招牌,吸引了大量优质项目落户山东,其中一些项目更是起到了了筑巢引凤的作用,带来了项目上下游产业,延长了项目产业链,发挥了集聚效应。”省发改委合作处负责人表示,最大的成效是为我省后续招商引资、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打下了良好基础。
促进形成招引新格局
当前,我省经济下行压力和增长动力并存。如何充分发挥招商引资的支撑引领作用,民企入鲁活动为此提供了可操作“模板”。
下一步,我省招商引资工作将积极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和规律,树立更强的机遇意识和竞争意识。立足全省现有的产业基础、配套条件和产业链的延伸方向,密切关注发达地区产业调整和国内外龙头企业的发展动态,积极寻求与这些地区和企业的产业分工及经济合作的商机;把招商引资的立足点和着力点集中到培植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上来,引导企业采取股权转让、资产重组、购并联合、技术引进等多种方式与国内外大企业合资合作,借助外力做大做强;加大对人才、技术和运营新理念新模式的引进力度,着力引进一批高端制造、科技型、知识型、研发中心等项目,推动全省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招商引资融合发展。
以整合资源为抓手,着力打造省市两级招商引资活动载体,加强信息共享。在积极创新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等招商方式,发挥“小、快、灵、准”优势的同时,针对各自为战的市县招商活动和零星分散的部门信息发布现状,争取汇集、整合、优化各方资源,打造信息全面、政策叠加、渠道权威的全省招商引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