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座谈会在贵州社科院召开

18.09.2016  18:45

9月13日下午,院省战略合作重大委托课题《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研究》调研座谈会在我院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课题组一行10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研究员带领下莅临我院,就课题研究的相关内容与我省专家展开讨论交流。中共贵州省省委政策研究、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旅发委、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以及我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所、文化研究所、《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等有关专家学者45人出席座谈会。会议由省我院科研处处长罗剑主持。

座谈会上,罗剑处长首先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院省战略合作重大委托课题相关背景做了简要介绍。院省战略合作重大委托课题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每年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都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圈示的课题,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选择2-3个由学部委员等专家学者领衔进行重点研究。去年3个,今年也是3个。从去年的研究看,3个重大委托课题成果均通过中国社科院要报的形式报送中央领导,并得到了有关领导的批示。实践表明,院省战略合作对提升我院科研影响力效果非常明显。随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课题组向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表示感谢,并表示对此次调研的高度重视,认为贵州省在民族特色文化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经验,肯定了贵州省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贡献,并希望通过此行向贵州同事取经,达到梳理贵州经验的目的。

会上,中共贵州省省委政策研究室社会处处长程联涛就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处于什么位置”、“要去何方”、“如何做强”三点展开讨论,认为贵州省应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资源强省转变,“”体现在文化的凝聚力、保障力、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肯定了贵州省近几年文化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并强调要继续深化文化改革。贵州省文化法规处调研员胡旭则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课题调研组能够对贵州省民族特色文化有一个精准的认识,认为文化强省是形成文化自觉并树立文化自信。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杨仪均从近年来自身工作感受入手谈文化扶贫、“十三五”时期贵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文化强省“强什么”等问题。贵州省民族研究院民族理论与发展研究所所长韩荣培从贵州省“山地式”文化着手,解读了贵州省各民族之间所具有的民族包容性和文化的包容性问题。贵州省旅发委政策法规处主任科员周贤凤对贵州省旅游发展状况作了分析,介绍了贵州省少数民族旅游资源情况、我省加快民族旅游主要措施和做法、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存在的瓶颈以及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下一步打算等。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张琪亚首先对以上专家的发言谈了自身感受,其次就发展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注意官方引导与民间参与的互动,二是注重贵州文化的传承、创新问题。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傩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龚德全从“特色”入手,强调对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再开发再挖掘,并指出文化强省应依托科技,创新发展传播路径。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林坤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与贵州本土专家加强沟通交流,深刻把握贵州省情,同时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保护。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教授张全晓对“民族”和“特色”两者之间的关系作分析,同时提出注意处理文化强省和经济强省之间的关系。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教授吴晓秋则从历史角度出发,强调文化强省应注意文化的原真性、完整性和延续性三大问题。我院由历史所所长、研究员麻勇斌做代表,在会议交流发言中介绍了“强省”的指定内容“民族”和“特色”问题、“强省”的指标体系和“强省”的路径的问题。

最后,座谈会进入自由谈论环节,各方专家针对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贵州民族文化教育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