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鸣解读《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4.11.2018  06:54
        近日,《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出台,明确了各级气象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行动纲领。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热潮中,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面临哪些新要求,可发挥哪些独特作用,有何具体措施?记者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雅鸣。
  看形势——
  气象为农服务重中之重地位进一步凸显,迎来发展新机遇新挑战
  “气象为农服务历来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刘雅鸣表示。在农业生产中,不论是“看天吃饭”还是“知天而作”,天气气候条件始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也正因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气象为农服务。从2005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对气象为农服务作出部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直通式气象服务、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智慧气象为农服务、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先后被纳入其中。
  围绕“三农”工作重点狠抓中央“一号文件”落实,是中国气象局多年来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的重心所在。在持续不断的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中,气象服务正成为农村防灾减灾、现代农业生产、脱贫攻坚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2年以来,农村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87分以上。
  党的十九大明确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等要求。这标志着气象保障“三农”工作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在气象服务中的重中之重地位进一步凸显。
  “乡村是气象服务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从‘三农’发展需求到国家战略部署,气象为农服务面临着远超以往的更高要求,也将迎来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重要发展期。”刘雅鸣表示,从农业发展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需要更高水平的现代农业服务能力;从安全稳定发展来看,农村地区是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需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综合防范水平;从兼顾发展质量高、发展方式优、生态环境美的要求来看,农村生态保护、乡村绿色发展等离不开气象支撑保障;从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来看,全面提升贫困地区综合气象服务能力责任更加重大。
  为此,《意见》明确要发展智慧气象,坚持趋利和避害并举,加快构建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切实提高气象服务农业综合生产、农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农村生态文明和精准扶贫的现代化水平。出台《意见》,正是要准确把握气象保障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带动各级气象部门展现新时代为农服务新作为。
  看目标——
  构建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发挥气象趋利与避害双重作用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气象部门负责提供基础性、支撑性的公共服务,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效益,兼具趋利增收、减灾避害的双重作用。”刘雅鸣说。
  对标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与气象职能作用,《意见》提出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农村生态文明、精准扶贫相适应的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推进气象为农服务更高质量发展,气象趋利与避害的双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乡村全面振兴、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坚实气象保障。
  其中,构建“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是核心。一直以来,气象部门以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两个体系”为抓手,气象趋利避害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但必须看到,当前仍存在供给质量不高、多层次和多样化需求无法充分满足等短板,亟需转型升级,构建适应发展需求的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刘雅鸣认为,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需兼具现代化、趋利避害等特征,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发展要求。这一体系以智慧气象为标志,是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的再实践、再发展,是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的转型升级,是中国特色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2018年到2022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构建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的关键五年。到2022年,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将初步建成。届时,气象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将实现多个“小目标”——
  在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方面,与“三区三园”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站网、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四大平台、分品种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将基本建成,直通式服务覆盖80%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形成与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相适应的系列“气候好产品”。
  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方面,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5%以上。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乡村生态宜居、宜业、宜游气象(气候)指标基本建立,乡村生态气象服务品牌基本形成,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气象保障服务等有序开展。此外,在脱贫攻坚方面,既定的气象助力精准扶贫任务将全面完成。
  风物长宜放眼量。《意见》还确定了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的目标:到2035年,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气象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农村生态文明和持续减贫的能力和相适应的综合观测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气象服务对乡村全面振兴的贡献率大幅增加;到2050年,现代气象为农服务综合能力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相适应,能够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全方位气象服务保障。
  看举措——
  重点提升“四大能力”,推进气象为农服务高质量发展
  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
  谈及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刘雅鸣表示,从助力质量兴农、平安乡村建设、乡村绿色发展、精准扶贫等四个方面出发,气象部门将重点提升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和贫困地区综合气象服务“四大能力”。
  有关方面提出,要让手机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使互联网成为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设施。如何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刘雅鸣说,当前气象部门正大力发展智慧气象,在观测、预报、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成果将广泛惠及“三农”,譬如建设基于卫星遥感、智能终端观测、农田小气候观测、实景观测一体化的农业与生态气象遥感应用体系,建设智慧农业气象大数据、业务、服务和众创四大核心平台等。
  在强化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方面,气象部门将开展三项“全覆盖”行动:乡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全覆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全覆盖、气象灾害风险防控全覆盖。刘雅鸣指出,其中,“一本账、一张图、一张网、一把尺、一队伍、一平台”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标准化建设,将推动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的更加科学、标准、规范。
  此外,《意见》还明确了助力乡村绿色发展与精准脱贫的具体举措。例如,研发农村地区气候承载指标、推动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乡镇规划设计和管理体系,常态化开展以乡村植被修复、水库增蓄水等为目标的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优先打造贫困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系列生态气象品牌等。
  值得关注的是,气象科普宣传被纳入乡村文化兴盛的助力之一。“乡村是气象科普的薄弱之地,也是农耕文化的发源之地。”刘雅鸣表示,将从这两方面入手,着力提升气象科普水平、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等农耕气象文化,为乡村文化注入气象元素。《意见》首次提出,将创制指导本地农业生产的气象历法手册,引导企业家、文化科普工作者投身农耕气象文化建设。
  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战场是广袤农村,气象为农服务实践的主战场亦在基层和一线。刘雅鸣指出,贯彻落实《意见》,尤其要注重因地制宜,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各地气象部门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担当,着力推进气象为农服务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实现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的良性互动。
  中国气象局将推动项目、资源、人才向气象为农服务、向基层倾斜,加强与涉农涉灾等部门合作,发展公益与市场相结合的多元化服务供给模式,共同全力助推气象为农服务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Z12
一图读懂|看章丘如何全域出彩
  [ 编辑:贾淼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新华网
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泉城青年创新大会举行
第十届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泉城青年创新大会现新华网
济南章丘法院强制腾房 一日成功交付两处房产
  近日,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展强制腾房行动,新华网
章丘法院:拘留2人 讨薪10万 让农民工暖心过中秋
  今年中秋节前,为了让农民工拿到工资回家过节,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