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滩区记忆里不休的魔咒

10.10.2017  12:12
  □本报记者 李子路 吴宝书

  本报通讯员 王恩标

  



  5个人捆在一起不让风刮跑,工作服被树枝刮成条,群众敲锣放鞭炮发求救信号,一巴掌拍死十几只蚊子……在黄河滩区,这些汛期里发生的故事,稍上年纪的人都能讲上几段。

  

黄河汛期,干部群众抢险救灾。(资料图片)



  “老黄河”轻伤不下火线

  1982年8月4日,东明高村水文站洪峰流量超过12000立方米每秒,汇流特别快,来势凶猛,对堤防工程威胁巨大。不久,菏泽黄河滩区全部漫滩,形成刷槽淤滩、顺堤行洪的局面。

  

黄河汛期,干部群众抢险救灾。(资料图片)



  原菏泽黄河河务局水政科科长苏衍豪,当时任鄄城县黄河修防段工程股副股长,直接参与了刘口险工的抢险工作。他在回忆文章里写道,“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真是惊心动魄、险象环生。

  苏衍豪记得,当时洪水冲刷过程就像切豆腐块一样,坍塌十分严重。

  鄄城修防段的工作人员全部投入抢险,还组织上千民工昼夜3班不停歇巡堤。河堤上下10千米内的柳树、杨树全部采伐一空,县指挥部不得不从几千米以外运送料物支援抢险。

  

黄河汛期,干部群众抢险救灾。(资料图片)



  连续的阴雨造成坝顶路面深陷2尺,只能靠人背肩扛运送物资。“大家没有任何防雨工具,任凭风吹雨打,身上分不清水和泥,几天几夜没有穿过干衣服。”苏衍豪说。

  轻伤不下火线。几天下来,抢险人员仅有的工作服基本都已刮成了布条,鞋子也露出了脚趾,好多人手上起泡,没有人不眼睛红肿,没有人不声嘶力竭。苏衍豪亲眼看到有民工把几根木头送到堤防,瘫倒在大堤上。

  



  在2号坝抢护中,由于坍塌过快,有3名抢险队员被裹挟着带入滔滔急流中。现场抢险人员惊呆了,拼命往下游奔跑,直到人露出水面,大家才松了一口气。休息1个小时后,落水职工又到了抢险第一线,重新抄起家伙抗洪。

  苏衍豪说:“幸亏当时有‘老黄河’们精湛的抢险技术和新招收青年职工的无畏拼搏,大堤才保了下来。

  为了呼救敲锣放鞭炮

  1996年8月,黄河花园口站连续出现两次洪峰,菏泽211段坝岸出现险情271次。东明县滩区在洪峰未到、黄河流量不到3000立方米每秒的情况下,就开始漫滩,很多滩区群众来不及转移,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黄河汛期,干部群众抢险救灾。(资料图片)



  时任东明县焦园乡政府民政助理员的李少旺,当时在救灾一线。村庄被大水围困变成“孤岛”,出入只能靠船。

  水下的玉米秆经常缠住螺旋桨,有时候费了半天劲才能开几十米。身为民政助理员,李少旺每次都开着船去村里转移受灾群众。他回忆说:“那时候通讯条件差,老百姓如果需要转移,有的放鞭炮,有的敲锣打鼓,我们就循着声音去找。

  

黄河汛期,干部群众抢险救灾。(资料图片)



  大堤上是泥泞的土路,车开不动,救灾人员就下车边走边跑。堤外群众自发上大堤巡防,几乎每隔1米多就有一人站岗。李少旺告诉记者:“秋季蚊子多,到了晚上,你一个巴掌拍下来,手上就有十几只蚊子。

  提前训练船员起作用

  2003年秋天,黄河流域发生了近20年未曾有过的秋汛,历时长、洪量大,整个抗洪过程在狂风暴雨中进行。

  连续的阴雨天导致气温骤降。长兴集乡人大主席郑趁印说:“刚开始救援时我还穿着短袖,过了一个星期,就开始穿军大衣了。”夜间的黄河滩区,气温比白天低接近10摄氏度,不少抢险队员救援灾第二天就患上了感冒,但他们喝点姜汤、吃几片感冒药,就又投入战斗。

  

黄河汛期,干部群众抢险救灾。(资料图片)



  村民张瑞杰参加过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这次救援他开着冲锋舟多次进村救人。他记得,有一次晚上十点接到群众求助,村里有人突发疾病需要送医。张瑞杰马上带着人开船过去,把病人送到了医院。

  长兴集乡宣传委员李少旺说:“对于这场大水,乡里还是有所准备的,2003年春季就专门挑了5个人,训练他们怎么开船,张瑞杰就是其中之一,没想到真派上了用场。

  

黄河汛期,干部群众抢险救灾。(资料图片)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