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不怕水淹的青岛 功劳真的都归德国人?
又逢汛期,又逢暴雨,又逢不少城市先后陷入内涝的尴尬:湖北告急,湖南告急,安徽告急,江苏告急……而此时的青岛被公认为“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以样板的姿态为公众津津乐道。
据说,因为在100多年前,德国人一共在中国青岛待了17年,没修别墅,没盖大楼,没搞布满喷泉鲜花和七彩灯光的广场,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给修了。那青岛能经受暴雨考验,最大的功劳真的属于德国人吗?凤凰青岛告诉你真相!
常被提及的青岛“最不怕淹”
每当夏季暴雨如注,山东省青岛市,总会自然而然火一把。
凭啥火?就凭青岛独家强项:不怕暴雨的强大排水系统。
国内一些一线城市,平瓢泼大雨浇几个钟头,立刻漫成大灾:黄金地段积水成河,地下超市灌成池塘,赶上高峰期,交通淹到瘫痪,汽车泡得熄火,几乎满城急抓狂。
偏就是青岛不抓狂,强大的排水系统,多强的暴雨全扛住。曾有媒体直播:有次青岛遭遇21小时强暴雨,有路段突发积水,排水工人打开应急排水阀,倾盆大雨中两分钟轻松排完,真是羡煞各地围观小伙伴了。
甚至就连某电视相亲节目里,青岛籍男嘉宾冲心动女生深情喊话:来青岛吧!我们这里暴雨天上下班永远不怕堵。骄傲宣言掷地有声:不怕水灾,青岛是认真的。
青岛的这项强大优势,全国都认账,但这种论调一直没停过:你青岛排水厉害又怎样?还不是沾了德国人的光,靠了人家一百年前留下的排水系统。
网传归功于“德国油纸包”技术?
有网民发微博称,“德国人在青岛待了17年,没建别墅大楼,没搞喷泉,把下水道给修了。可是100年以后,全中国人都看见了一个从来不淹水的青岛:
据说,当时德国人设计了足够使用百年的现代排水系统,其中雨污分流模式,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中国城市未能做到。
顺着青岛栈桥海岸线以东约5米的地方,可以看到一个呈拱形设计的暗渠,高度约2.5米,宽度约3米,—个成人可以轻松地走入其间。
没人看得见德国佬做的这些,基本上属于吃力不讨好。可是100年以后,全中国人都看见了:一个从来不淹水的青岛!
同时,青岛原德国租界区的下水道,在高效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换,经查询,当年的公司已不存在,一个德国企业发来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中方依建议果然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
真相:青岛“德国造”排水系统已不到1/1000
德国在青岛建造的排水系统具有一定前瞻性,对当时城市的排涝起到很大作用。但随着青岛城市的发展,目前青岛使用的排水系统绝大多数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造的。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有的排水系统已经不适用因此进行了大量改造,目前“德国造”排水系统已不到3公里。而青岛市市区的排水系统总长将近3000公里,“德国造”排水系统所占比例不到1/1000。
而青岛下水管道当年德国人建的排污管道是水泥的,为了防腐蚀下半部分则在水泥上贴了层瓷瓦,根本不需要什么所谓的零件。另外,如今德国人留下的设施早已无影无踪,几年前被全部拆掉实现了更新……”至于“油纸包”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下水道一般是陶的、瓷的或水泥的,根本不存在金属零件。
青岛难被淹有“三宝”
青岛之所以在城市防汛中赢得美誉,主要得益于三方面:
第一,得益于特殊的丘陵地形。青岛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三面临海,地下排水管道依势而建,这一地形特征使得积水可以较快地排入大海,低洼地点雨后半个小时基本可排干,不容易形成内涝;
第二,青岛市借鉴德国排水管道建设的先进经验,实行雨污分流,即雨水和污水在不同管道中处理,广泛采用雨污分流理念新建管道,并大规模改造、提升旧有管道;这种方式不仅避免了污水对近海海洋水质的影响,而且提高对雨水排放网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有利于城市排涝。
第三,行之有效、有力的排水维护运行与防汛应急机制。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青岛排水重现期的设计均高于国家标准。”青岛市排水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雨水管道的设计是以最大雨水流量为根据的,所谓重现期,是一个水文概念,即所采用的最大暴雨量为多少年一遇的暴雨。目前国家标准是0.5年至3年,青岛主干道排水重现期一般是3年至5年,部分暗渠甚至达到10年至20年的标准。”
反思:青岛强大,凭啥德国红了?
青岛沾德国光的说法,流传起来很广泛,说起来经不住推敲,但个中的反思,却颇多心酸。青岛排水系统的奇迹,多少年来反复说,可是除了争论到底是不是沾德国的光,却有多少人看到这背后的意义:学习他人的长处,把他人的可贵精神和优秀技术,结合自己的优势外加勤奋,最终变作自己的并传承下去,不断完善进化到更好,造福到一代又一代。
这个问题,往大了说,就是中国如何能自强,往小了说,就是如何做一个新时代人才。
答案很简单:像青岛人一样认真修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