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碧荷香蟹肥的“两山论”实践
编者按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根本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就是在全党和全社会形成新的发展观、政绩观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并真正付诸实践。本报今日起推出“建设生态文明 引领绿色发展”栏目,重点聚焦各地通过抓环境保护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并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的典型经验,以飨读者。
◆本报记者周雁凌 季英德
通讯员王云 盛芹
清澈的湖水波光粼粼,缕缕水草随波漂游,湿地芦苇蓬勃丛生,水鸟欢鸣纵情飞舞。满载游客的快艇划开湖水,穿行在微山湖中。
记者乘坐的是殷昭立师傅开的快艇,他告诉记者:“从县里2012年组织清理、规范大湖网箱网围养殖,我就不养鱼了。想着湖里生态好了,来玩的人肯定多,我就买了快艇接送游客,现在年收入8万元左右,比当渔民强多了。”
微山岛镇常务副镇长陈雷对记者说:“为了保护微山湖水质,我们镇从原来的40000亩湖区养殖面积压缩到了8000亩,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渔民转型,现在全镇生态旅游业年收入5亿元左右,占到全镇经济‘半壁江山’。”
济宁市南四湖人工湿地管理处主任、微山县环保局局长李德珍告诉记者:“如今,湖内水质连续13年改善,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成功跻身全国水质优良湖泊行列。 去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济宁市平均水平。多少年来群众都是靠湖吃湖,但如今吃法不一样了,用群众的话说就是,打的生态牌,挣的生态钱,吃的生态饭。”
世世代代靠湖吃湖的微山人,为了一泓清水北上,清理、规范湖内养殖 ,实现了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执行最严排放标准
“污染最厉害的时候,湖水就是酱油色,泛着白沫,记得2001年水质最不好的时候,我当时养的螃蟹刚长到二两多,来了污水,连鱼带蟹全死了,一次就损失40多万元,真是从心里恨死污染了。”提起原来微山湖的污染,微山县永胜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刘林举记忆犹新。
微山县因微山湖而得名,境内微山湖面积达1266平方公里,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廊道和调蓄湖泊,承接苏鲁豫皖4省32个县(市、区)的来水,入湖河流53条,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无入海通道,污染物要全部就地消化,治污压力可想而知。
围绕建设清水走廊,微山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成立了最高规格的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将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组织实施《微山生态县建设规划》,相继出台了《关于建设生态微山的决定》《生态微山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把指标完成情况列入年度科学发展考核体系,明确了“一票否决”的硬措施,从严实行跟踪问效、挂牌督办、责任追究等制度。
“为确保南水北调水质永续达标,我们全力构筑治用保防控并举的科学治污体系,采用倒逼机制,对工业企业执行全国最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的Ⅲ类水标准,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累计投入近10亿元,建设日处理污水4万吨、生产回用水两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建成企业污水处理工程38个,形成日污水处理能力22.5万吨,实现了县域污水全部处理并达标排放。”李德珍对记者说。
同时,微山县还实施了退渔还湖、退池还湖、退耕还湿34万亩,在主要河流入湖口都建设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先后清理湖内网箱网围18万亩、水上经营性餐饮船55条、非法货运小码头108处、畜禽养殖场户136户,规范改造畜禽养殖场户228户,实现了微山湖及入湖河流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严守红线严控污染
为保护占全县总面积2/3的微山湖水质,微山县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始终坚持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的原则,沿湖15公里内不上有污水排放的项目。同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对污染物超标排放、出境河流断面水质不稳定达标的乡镇,实施严格的区域限批。
面对投资10多亿元、可以上缴3亿元利税但有污水排放的一个大项目,微山县委、县政府态度坚决:这样的项目拒绝落地。
同时,微山县以生态建设倒逼经济转型,下大力气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陆续关停县造纸厂、昊福集团化肥厂、县水泥厂等2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不断优化和提升船艇修造、渔湖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光伏发电并网规模达到100兆瓦,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8家。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1.4∶50.5∶38.1调整为10.3∶46.2∶43.5。
微山县还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原则,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发展到20多家,年利用固体废物200多万吨。建成蓄水能力157万立方米的截蓄水库,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回用于城市景观和工农业,有效改善农灌面积1.5万亩,重点企业再生水使用比例达80%。
依托独特的微山湖生态资源,微山县主打生态牌,发展湿地游、农家乐、渔家乐,用生态文明引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微山湖湿地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微山湖景区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打生态牌挣生态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微山湖里的蟹,在体型、体色、肥满度、肉质口感上那真是没说的,获的奖老多了,因为湖里的水质好,卖价就是高,渔民们的收入也跟着多啊。”提起微山湖的河蟹,刘林举自豪地说。
第三届中国名蟹大赛金杯奖、中国名蟹北京会展金奖、“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金蟹奖……一个个的奖项,让微山湖的河蟹成了名蟹,也让渔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
既要确保微山湖水质,又不能让渔民在小康路上掉队,就得靠湖吃湖,以湖富民。然而,和过去相比,“吃法”有了很大不同。
高楼乡党委副书记卜宪忠告诉记者:“高楼乡拥有353平方公里的广阔水面,是一个典型的渔湖之乡。我们深入开展渔业养殖污染防控,规范渔业生产秩序和行为,以村为单位划定养殖区和轮养区,把全乡网围养殖面积由8万余亩压缩至1.6万亩,退渔还湖保水质。为增加渔民收入,大力推广清洁生态高效养殖,去年渔业总产值达7.4亿元。”
微山县人大代表、浩淼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殷延品也是一个从湖里捞金的人。他从2010年开始在微山湖试验网箱养殖宽体金线蛭,3年试验终获成功。他告诉记者,在湖里用网箱养殖水蛭,投喂的饵料就是湖里的螺蛳,不影响水质,而且养殖效益高,亩均能达到4000多元。
随着微山湖水质越来越好,一系列生态品牌也越叫越响。微山湖大闸蟹等9种渔湖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高楼乡被授予“中国河蟹之乡”,生态品牌渔业达28万亩,绿色水产品达21.6万吨;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到76家,73种农渔牧产品获准使用国家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