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博大精深美得让人惊叹”

30.08.2015  00:36

  第22届世界历史科学大会29日将迎来闭幕式。数天来,与会专家和学者在济南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国际历史学会副主席皮姆·邓波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参观一个书法展览时惊叹于中国的汉字之美,不仅字形非常漂亮,而且赋予意义在其中。

皮姆·邓波尔

  皮姆·邓波尔是阿姆斯特丹大学欧洲文化史系主任,他表示,这次大会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周到的接待。由于很多国外专家学者是第一次来中国,而且不懂汉语,所以在行程上因为环境陌生和语言不通遇到很多麻烦,这些困难都因周到的接待和志愿者的热情服务迎刃而解。

  山东是孔孟之乡,儒家文化在会议议程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26日晚积家历史学奖的颁奖晚会上,《孔子乐舞》的表演惊艳了很多在场的国外历史学家。在浓厚缓慢低沉的音乐声中,节目以孔子为出发点,介绍了孔子与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种联系,从而用这种方式让与会专家学者更深切地感受儒家文化。皮姆·邓波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他领会的孔子思想精髓。参会过程中,他参观了一场书法展览,惊叹于中国的汉字之美,觉得汉字非常漂亮并且有深刻的寓意在其中,“真是博大精深。”皮姆·邓波尔说,不管在哪种文化中,文字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过对他来说汉语学起来非常困难。

  虽然参加历史大会的议程很紧张,不少国外专家学者还是忙里偷闲到济南各处走走、转转。皮姆·邓波尔说,有一天他走到市中心,从护城河坐船到了大明湖,对济南的人文风情有了很好的了解。乘船游济南的过程中看到了济南特色,也看到了和欧洲城市类似的地方,“比如济南的护城河里面也有水闸”。

  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学者交流中,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文化在国外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传统书籍也深受喜爱。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会长端木美表示,法国人也爱读中国的四大名著,特别是《红楼梦》;中国当代作家中,莫言、余华的作品也有不小的阅读群体。

作者:徐敏    网络编辑:柳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