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生态文明建设,“镇江经验”不少
26日-28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带队的国家调研组在镇江围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重大课题专题调研。而随着“生态镇江”此前在各种场合的频频亮相,镇江生态文明建设所受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镇江这座城市因生态而不断变化。
“生态镇江”频频亮相
“生态镇江”已成为镇江对外一张响亮的名片。
2015年9月,镇江应邀参加第一届中美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同年12月参加第21届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作为唯一的中国城市举办了“城市主题日”边会;今年6月参加第二届中美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和世界第七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分别做高级别论坛演讲和主旨发言。镇江低碳发展的实践经验持续不断向世界展示,有力地发出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声音”,宣示“中国立场”,展示“中国行动”,得到了国内外充分肯定。
经济发展有“绿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GDP1884.3亿元,增长9.3%,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公共预算收入166.9亿元,增长9.8%;固定资产投资1396.2亿元,增长14.1%,尤其在全国民间投资增幅下滑的情况下,镇江民间投资活跃,增长17.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9.1%,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外贸进出口增幅列全省第一,为全省唯一正增长;工业用电量连续11个月正增长,增幅列全省第二。按照集中降低交易成本、集聚产生规模效益、集约减少资源消耗的“三集”原理,镇江大力发展产业“三集”园区。2015年,先进制造业特殊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的应税销售、入库税收和产值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34.6%、23.8%和24.4%,增幅分别高于全市9.6、1.3和7.4个百分点。此外,镇江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跻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成全省唯一的全国工业绿色转型试点城市。
低碳城市可以更智能
镇江率先在全国建成“镇江城市碳排放核算管理云平台”,形成智能化“数据采集——汇总核算——分析发布——监管控制”的运行体系,实现了低碳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和空间可视化。
综合考虑人口、GDP、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因素,率先在全国提出2020年达到碳峰值,镇江这一目标比全国提前了10年。为推动目标的实现,镇江实施了产业碳转型、企业碳资产、项目碳评估、区域碳考核“四碳创新”管理方式,先后关闭“五小”企业285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78家,累计完成碳评估项目508个,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量累计达390多万吨标煤;电机系统节能改造达50万千瓦以上,年节能量近7亿千瓦时,去年镇江节能考核位居全省前三。
城市因生态更美好
镇江全面启动规划面积230平方公里的生态城镇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官塘国家级低碳示范城镇,完成能源、水系、绿色等专题研究与规划,确立了99个低碳指标。与瑞士共建20平方公里的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的高端生态产业聚集区、生态技术研发区、中瑞自由贸易示范区和低碳智能宜居区。
去年,镇江以全国第六、全省第一的成绩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成国家森林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全省环境类信访由2012年的67批次下降至15批次,降幅达78%。其实从2013年起,镇江就启动了东部谏壁和西南韦岗“两个片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去年谏壁片区完成重点企业治污项目103个,西南片区关停污染企业128家,在此基础上,今年将对高资片区实施大气污染专项整治。2013年以来,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提高2个百分点,林木覆盖率达26.8%。而“矿山复绿”行动,镇江也是走在全国前列。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