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沂南县四项措施稳定推进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项目
总投资1785万元的沂南县实施国家2013年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项目,自3月开工以来,沂南县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加快进度,保证质量,目前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在双堠镇的菜峪村、汪家庄村、磊石沟村、埠口等17个村,建成了“旱能浇、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以及桥涵闸配套齐全的高产稳产田3.75亩,提高项目区粮食生产力,示范带动了全县粮油产业稳步发展。
一是科学论证建设内容,正确树立项目导向。沂南县在深入项目区现场勘查、全面论证的基础上,科学编制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沂南县2013年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确定了工程实施范围在高产稳产双堠乡镇辖区内17个村庄,进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修、维修田间路、机耕路,新打机井,低压管道铺设,配套仪器设备购置等,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农田基础设施水平、水肥资源利用率、良种和农业科技增产潜能、抗旱减灾能力,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实施后,小麦亩产可增加45公斤,玉米亩产可增加102公斤,粮食产量可提高25%左右,每年可新增经济效益1102.5万元。
二是严格抓好规划实施,督导项目稳步推进。沂南县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落实资金管理与使用制度,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质量规范要求组织施工,并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专门由成立发改、农业、水利等部门参加的督导组,深入项目区施工现场进行督导,定期召开项目乡镇负责人、中标企业负责人、监理方负责人、督导组长会议,对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三是设立专户管理项目资金,专项审核挤“水分”。沂南县新增粮食产能规划建设办公室在县国库支付中心开设基建专户,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所有工程款的支付实行县级报账制,采取转账支付,减少中间支付环节,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转。同时,委托县审计局进行造价审核,检查工程“含金量”,挤干“水分”,务必做到“多做多得,少做少得,不做不得”。
四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提供可靠组织保障。沂南县成立了由副县长为组长,发改、农业、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规划、申报和实施。同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明确财政、发改、农业、水利局、审计、监察等部门及有关乡镇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开工、早达效,建设成为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沂南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