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在青山绿水中奔富路

16.05.2016  13:00

近日,淄博市经济运行分析会召开,沂源县荣获今年第一季度“十个新突破”进展情况评比生态淄博建设和扶贫攻坚两项第一名。

 

当前,精准扶贫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沂源县坚持生态立县和“齐鲁高山林海、大美生态沂源”的目标,搭建扶贫信息平台,推动生态项目建设,在青山绿水中实现脱贫奔康、绿色发展。

 

  生态立县 绿色发展

 

近日,记者看到一组数据:一季度,沂源县城区空气良好以上天数56天,良好率达61.5%;已拒批项目12个;完成造林绿化8806亩;实施总投资3.2亿元的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工程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沂河韩旺出境断面水质,稳定控制在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

 

“我们把生态作为最大资本、最大优势,确立了‘齐鲁高山林海、大美生态沂源’的目标定位,聚焦关键,铁腕治污;坚持综合施治,全面修复生态,切实保护好、建设好、发展好沂源的绿水青山。”沂源县委书记张学武说。

 

据了解,沂源县把“生态立县”作为工作的“三个着力点”之一,在一季度,强化大绿化、大森林的理念,抓住春季造林的有利时机,全民动员、全域推进,突出抓好博沂路两侧绿化、长江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全面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目前,已完成造林绿化8806亩,占全市造林绿化完成总任务的40%,铺开了20处拇指公园建设,实施了1.5万平方米道路绿化提升工程;铺开了南岩河北宅小流域建设、大田庄地质环境治理、饮用天然矿泉水保护开发利用等项目,加快恢复生态功能,切实提升生态效益,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86平方公里,占年度计划的32.8%。

 

为强化源头控制,沂源县严把新上项目环境“准入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工业园区外新建和使用燃煤锅炉的项目,一律拒批,坚决制止,并以铁的手腕加快治理,根治污染。  

 

信息化扶贫更精准

 

沂源县利用信息化手段,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让扶贫更精准。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沂源扶贫信息网,内容涵盖扶贫地图、基金管理、社会捐赠、结对帮扶等主要板块,主要围绕实现“123”目标进行设计开发。“1”是绘制一张扶贫地图,“2”是成立两支基金——“春雨”和“暖阳”基金,“3”是三支力量来帮扶。

 

在沂源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沂源县“扶贫地图”。在这张电子地图上,县、镇办、村三级扶贫工作的具体情况一目了然,包括全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分布、主要致贫原因、帮扶单位和企业等基本信息。数字化呈现让复杂的扶贫工作变得更直观,既方便群众了解工作开展的详细情况,又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也为社会定向帮扶提供了依据。

 

“这张扶贫地图上的信息可以精确显示哪一户哪一方位需要进行帮扶,实现了更加精准化的作业。为社会帮扶力量及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沂源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沂源县还动员了“贫困村帮扶队伍”、“县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帮扶队伍”、“社会爱心群体帮扶队伍”等三支力量,将急需帮扶的贫困户基本资料录入社会扶贫信息平台,倡导社会爱心团体、爱心人士在平台中自主选择、自愿结对,使援需双方实现自由对接。

 

生态项目“拔穷根”

 

同时,围绕信息化扶贫服务,今年沂源县向企业家们发出了捐资助困的倡议书,得到了300多家企业的积极响应,自发成立了“暖阳”和“春雨”基金。基金将主要用于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遭遇重大疾病、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返贫人员的救助、贫困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等。

 

要想实现脱贫,就需要有一批好的项目。沂源县以实施“贫困农户脱贫奔康工程”为总抓手,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纲,带动群众脱贫奔康。目前,全县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300多元,已有4280户、7474人实现了脱贫。

 

“自从安信公司流转了土地以后,就按市场价格给俺粮食钱,另外俺在这里打工,有固定的收入,日子越来越好。”前不久,安信农庄工人宋忠玲高兴地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安信农庄是沂源县的扶贫开发项目,这些务工人员都是来自于当地的村民。安信农庄通过土地流转建设起了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基地,村民也随之由农民变成了基地工人。

 

安信农产品公司还按照县里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确定了首批扶贫贫困户57户,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精准帮扶,形成带动救助、养老的扶持格局。安信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经理宋晓霞说,目前,公司已投入扶贫资金500余万元,金融扶贫贷款500万元。安信公司的发展辐射带动了周边两个省级扶贫村,一个市级扶贫村,四个低收入村,长年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300余人,农民增收3000余元。

 

与安信农庄一样,南鲁山镇北流水村建设的沂源红苹果标准化基地也是扶贫开发项目,在这里同样实行了“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运行模式。农民通过“流转+入股”成为社员,除了每年得到土地流转费用外,还能得到固定收入。南鲁山镇北流水村党支部书记陈丙福介绍:这几年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福利彩票项目、互助资金项目、产业化项目、还有沂源红苹果基地项目相继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村民的致富,年解决劳动力120余人,贫困群众人均增收1.5万元,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

 

“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建好、用好大病救助、临时救助两个平台,规范运行‘暖阳’、‘春雨’两支扶贫基金,统筹推进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社会扶贫,举全县之力,坚决啃下硬骨头,确保6月底前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张学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