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果农不甘总受批发商摆布 谋求主动权

08.10.2015  15:20
  对于淄博市沂源县的苹果种植户而言,几乎每个国庆假期都是他们最为忙碌的日子,今年同样不会例外。往年,他们忙着摘下果袋,铺好反光膜,唯一的盼头就是让自家的“沂源红”穿好“”装,在10月中旬的销售季,卖上一个好价钱。但这两年,果农慢慢想得多了起来,他们不再满足这种机械的劳作了。

  想卖反季节苹果结果赔了一半

  10月1日一早,沂源县大张庄镇赤坂村村民刘平信,匆匆吃了几口饭就上了山。他和家人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家苹果园里的果袋摘完,好让苹果能够更快地上色。今年能否让这些苹果卖上更好的价钱,他心里还没底儿。

  “往年过了国庆,就有南方的商人来我们村收购苹果。”刘平信介绍,每年的苹果价格都由收购商说了算。“价格高的时候每斤能卖到3块钱,低的时候每斤还卖不到2块。

  去年刘平信第一次有了摆脱收购商定价的想法。“去年的收购价是每斤3块钱”,刘平信说,尽管这个价格已不算低,但他和几个朋友商议后,认定反季节销售时价格仍会上涨,就一块儿把2014年收获的苹果存进了仓库。

  “没想到2015年上半年苹果价格一路下跌,最后又赶上冷库需要清理库存以接收当季水果,不得不在6月份以每斤一块六的价格卖了。”提起这个经历,刘平信至今都懊恼不已,“不算冷库费用,就赔了快一半。

  尝试农家乐还想着“触网

  经此一役,随着新一个苹果收获季节的到来,刘平信开始寻找新的销售渠道。不管怎样,卖给到村里收购的批发商,已不是他的第一选择。

  在赤坂村这个相对偏远的山村,已经有农户想到了“采摘-农家乐”的出路。“今年一个亲戚跟他们单位的同事介绍了一下我们村,有不少人愿意过来摘苹果。”村民李钟强介绍,“收益肯定比卖给批发商要好很多。”为了准备这次采摘,他早在9月底就摘去了果袋,可因为亲戚的同事临时更改了行程,国庆期间他未能迎来“贵客”,如意算盘也就落了空。

  当互联网逐渐深入农村,越来越多的村里人开始知道马云,了解了“电商”、“快递”等对他们来说还算是新鲜的词汇。

  “咱们家的苹果能不能拿到网上卖卖?”老张问女儿。“网上卖多少,也不能只看家里的苹果好不好,要把我们村的苹果搬到网上,交通、品牌、认证等方面还都有点限制。”老张的女儿这样说。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