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红”品牌苹果创财富效应
“你知道吗,咱们的‘沂源红’苹果又获大奖了!”“这谁还不知道!我问你,‘沂源红’苹果产业改造将进入淄博产业振兴计划的事儿,你知道吗?”“沂源红”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原来不久前,“沂源红”在上海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再次折桂最高奖项——产品金奖。这也是“沂源红”继获得“北京奥运专用果”、“上海世博会专用果”、“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后的又一殊荣。
“沂源红”是山东省沂源县自主培育的苹果新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条红短枝类苹果品种的空白,获得地理标志保护,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从“绿色食品”到“有机食品”,从“奥运果”到“世博果”,“沂源红”一路走来,历经艰辛与磨难,终成沂源“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沂源县地处沂蒙山区,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域,属季风大陆性气候,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光照百分率为全国之冠,土壤多为壤土、砂壤土,富含钾、钙等矿物质营养元素。其自然条件可与日本长野、法国里昂、美国罗切斯特和意大利都灵等世界驰名苹果产区相媲美,是农业部确定的苹果生产优势产业带。
据《沂源史志》记载,沂源苹果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培育种植历史。进入80年代初期,沂源县开始良种改进,及时淘汰落后品种,累计引进红富士、新红星、北斗等品种十余个。进入90年代,沂源县大力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果品改良换优速度加快,苹果生产面积发展到28万亩,年产量10亿公斤以上,果品总收入近50亿元。
沂源县成立了苹果新品种研究课题组,经过长期科研攻关,采用芽变选种技术培育出了“沂源红”新品种。“沂源红”具有丰产稳定、耐储运,果实整齐美观、艳丽条红、富有光泽、香甜适口的特点,一上市,就受到了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使“沂源红”苹果达到早果丰产、优质高效、生态友好的目标,县科技局牵头,与农业、林业、农业综合开发办等相关部门联手,建立了全县“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12名专家到“沂源红”主要产区开展科技服务,每年驻村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月,采取“关键农时季节常驻村、农民需求常到村、产业发展常联村”的帮扶方式,助推“沂源红”苹果品牌走上依靠科技快速发展之路。
果树控制虫害多使用杀虫剂,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对果实及土壤、水源产生一定的污染。为此,县科技局牵头,县财政局、扶贫办出资,县果品产销服务中心指导,在农信、电业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筹措资金30余万元,引进了314盏频振式杀虫灯,在南麻、燕崖、中庄、西里4个果品重镇的6200亩果园中进行了示范推广。
别看白天看不到杀虫灯的作用,在晚上可是发挥了奇效。杀虫灯就像磁石一样吸引成千上万的害虫前来自投罗网。东里镇吴家北峪设计制订了一整套病虫害防治操作规程。每年4月初,开始点上杀虫灯,挂设黄色粘虫板;6月初,使用性诱剂;7、8月份,使用生物农药,关键时期还将使用白僵菌等……为保证果品“有机”,该村在物理、生物防虫设施和技术上舍得投入,去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29盏,实现了“有虫不成灾”。
“现在杀虫剂基本不用了,每亩地最少节省二三百元。关键是效果好,看不见虫梢虫叶了,果子结得又大又甜,多亏我们安上了这神灯。”吴家北峪果农高汉元对杀虫灯赞不绝口。在此基础上,县政府又实施了“万家灯火”工程,采取政府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控害技术,安装杀虫灯3000多盏,覆盖果树5万亩。
“沂源红”的财富效应已逐步显现,在高端市场上卖到10元一个,优质果价格也达到每市斤3.0元,比去年平均价格高出40%,极大提升了沂源农民增收空间。在沂源,苹果产业已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规模产业、红火产业。
近几年,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沂源县大力发展具有辐射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淄博汇源、华盛食品、大华永大、山川果品、盛全果蔬、华联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48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50多个。“沂源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产、销售、加工、储存产业链条,使果园成为“生产车间”,果农当上“产业工人”,全县33万人直接从事苹果栽培,6000多人从事果品经纪,1000多家相关企业或经济组织从事苹果产业化链条拓展,有38万人直接受益于苹果产业,以苹果为主导的林果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70%以上,支撑了全县地域经济的半壁江山。
如今,“沂源红”作为沂源“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托起沂源苹果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