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沉谋研虑 方能香飘久远
近年来,沉香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无论是作为艺术品收藏,还是制成挂件饰品,沉香的爱好者日增,价格也持续飙升。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市场的建设者还是参与者,都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沉香文化,透过表面的繁荣与诱惑,沉谋研虑,才能让沉香香飘久远。
沉香被誉为“植物中的钻石”,本身也是极其珍贵的药材。沉香,是植物经过动物的咬、蚀,外力的创伤,人为的砍伤,及自然界的雷击、风折等等,在自我修补的过程中分泌出的油脂受到真菌的感染,凝结而成的分泌物。
香文化、沉香文化从汉代开始发端,兴盛于隋唐时期,到两宋时期,由于前面充足的物质积累和人文积淀,形成新的格局,进入鼎盛时期。但是在清朝康乾之后,由于中国国力式微,沉香资源枯竭,沉香开始慢慢淡出了国人视野。近年来,沉香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作为古玩行里的新宠之一,沉香摇身变为投资热品,荣登“顶级木头”的头把交椅,在收藏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作为载体,沉香文化也不例外。这种物质基础建立在充足的资源上。对于沉香这种资源性产业来说,资源尤为重要。如今的沉香资源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沉香产业又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既影响着人们对沉香的投资收藏,也关系到沉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9月2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沉香文化博览会在京召开,作为第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重点展会之一,本届博览会受到了民众的广泛关注。记者走访了部分参展商,并且采访了主办方以及相关专家,以期能够帮助广大沉香爱好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神奇又“疯狂”的木头。
博览会是人们了解沉香的重要窗口
沉香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但伴随着价格的一路高升,人们对沉香文化理解的缺失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近几年全国各地的沉香博览会悄然兴起,仅2014年,就先后有海南、青岛、北京等城市举办了规模庞大的沉香博览会。这些沉香博览会在一定意义上加强了沉香市场的透明度和质量控制,对香文化的传承、对未来沉香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海南香树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是第三届中国国际沉香文化博览会的参展商之一,业务经理张羽对记者说:“我们公司主营的是海南沉香,未来想进入北方市场。北方的传统文化氛围比较浓厚,对沉香文化、沉香养生和沉香的收藏比较了解。通过本次参展,我们对北方市场和顾客有了更多的接触,也谈了很多的合作,从我们参展商角度来讲,收获很大。”
“第三届沉香文化博览会暨首届艺术生活空间展的举办,正是在国家文化政策指导下,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产业和创意设计繁荣发展的活动,无论是对主办方还是参展方,都是非常重要的传播方式。”沉香保育委员会主任、沉香研究专家邓翀说:“无论是对经济贸易的交流,还是对文化艺术的交流,博览会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媒介。博览会为中国式的文化内容提供了迈进国际交流平台的契机,让展方和观众都得到一个交流展示的机会。”
资源匮乏,缺少标准
沉香博览会的举办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认识、了解了沉香,然而想要解决沉香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仅仅依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从资源上讲,在我们国家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是沉香资源分布地区,在近代特别是在现代,我们国家的沉香资源已经被破坏殆尽。
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周亚非在第三届中国沉香文化论坛上提到,前年他曾经到过海南岛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在里面转了一天也没有碰到一株沉香树。在广东,从东莞一直到佛山沉香资源主要地区,除了在风水林当中偶尔碰到一些野生的沉香以外,其他地方几乎见不到。而即便是在风水林里的几棵沉香树,也被搞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他说,从国际上来看,沉香基本产于四大地区,主要是热带地区、中南半岛、东南亚国家和南亚的一部分国家。随着沉香资源的开发,中南半岛现在已经找不到可采规模的沉香。国际上主要沉香资源供给地是印尼和马来西亚,周亚非指出,实际上马来西亚的沉香基本上也没有了,野外沉香一年产量不到100吨,印尼产量大概是500吨。从沉香市场方面看,市场上充斥着不少造假的沉香,利用沉香爱好者的知识盲区,扰乱沉香市场的健康发展。现在沉香市场出现的欺诈手段主要有以假乱真和以次充好两种。以假乱真指的是采用外表接近沉香的天然植物来冒充沉香,或通过加工一些非天然的合成材料来冒充沉香。而以次充好主要是指通过加工一些品质较差的沉香来冒充优质沉香,或者改变它的外表,或在其内部进行添加,或采用特殊手段改变其香味和品质。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沉香标准的制定。这是影响我国沉香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而且是一个基础瓶颈。因为如果没有标准,一个香片究竟值多少钱?怎么进行市场交换?说到假香,怎么判断是假香?关于这一点,周亚非表示:“最近两年我们跟北大研究先解决医药用香标准问题,2015年《药典》很快要出台,已经在做准备。但是日用品、生活用香的标准都是人云亦云,有一些玩香玩得久的,这个香多少钱,没有一个客观的科学标准,还需要深入研究。”
沉香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开源节流
1995年,沉香属的15个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实施限制性的贸易,具体来说就是在国际上要用许可证管理来实行贸易。我国野生沉香资源更危急,1999年沉香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在我国采野生沉香必须由政府颁发野生植物采集证;国际上沉香的交易必须实行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因为要采取这些措施来保护野生资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野生资源就是保护沉香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出于对沉香的热爱、对沉香文化的追求,已经把对沉香资源的培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现在从贵州一直到东莞、中山、湛江,广西的南部,海南岛,包括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大面积地种植沉香已经成为一种新潮流。特别是在广东,广东的化州种了大面积的沉香木,这种种植是在当地老百姓自发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现在资源的培育给沉香产业的发展、沉香文化的繁荣带来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周亚非说:“我想要不了五年,沉香人工资源的兴起可以逐步地来解决沉香资源匮乏的突出问题。”
市场建设
任何一个资源性产品进入市场总要有平台和载体。中国既是沉香的原生地,今后又有希望成为最大的沉香消费国。中国是一个潜在的沉香消费的巨大市场,,广东东莞寮步市场今后可能会形成东亚地区一个集中的市场。因为有历史渊源,以前沉香就是从那里运到香港而造成香港港口的繁荣。因为有市场,建立市场平台就要进行市场的规范。周亚非先生在作《关于我国沉香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的主题演讲时表示,市场的建设必须先发展后规范,现在到了规范的时期。包括这几届沉香博览会都关注一个问题,不允许假香的出现。他说道:“即使这样也很难杜绝,一个是资源没有或者是很少;一个是标准没有,依据什么说它是假还是真?所以沉香产业发展任重道远,现在只是刚刚开了一个头,有了很好的起步。我相信随着广大沉香爱好者、政府部门的重视,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发展当中会逐步得到解决。通过资源的培育奠定沉香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沉香产业的发展奠定中国沉香产业的发展,这是当代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市场细分化
邓翀表示,在未来,沉香的市场也会分化开。就像茶叶一样,老百姓天天喝茶,如果消费不起10年的茶,也能买得起5年的茶喝。倘若有部分人偏就要喝百年的茶,他也同样可以买到,只不过价格贵、资源少。这是合理的市场规划。沉香市场也是如此。目前,国家主管部门正在做这方面的引导,在信息更公开的情况下,天然香资源的稀缺会逐年递增,但随着人工结香技术的成熟和沉香原料的增加,日常用香以人工为主,有计划的种植利用,市场会趋向合理化。
沉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不管是沉香博览会的举办还是沉香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完善,都是为了让大众更加了解沉香文化,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沉香带给我们的精神感悟。早在宋代,文人士大夫就形成了“琴、棋、书、画”四雅和“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四艺。虽然现在的香与香文化都逊于古代,但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更多爱香、懂香的人开始致力于对传统香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从汉代见诸文字记载开始一直到清代,对沉香的描述永远包含着赞叹和喜爱,沉香文化在两宋时期达到了顶峰。中国传统的香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古代文人将他们的隐逸、比德、修禅、内省等概念用香的方式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中国人爱沉香,品的不止是它气和相,更是心和艺。除了闻香料的味道和举行香席仪式,香具的功能、造型、纹饰等体现出来的人们对艺术对哲学的思考,也是沉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的沉香文化是从生理感受到心理感受的升华。
现如今,品香饮茶已逐渐取替美酒佳肴成为社会流行趋势中最抢眼的一道风景,它赋予成功人士一种时尚健康的生活观念。沉香作为香料是植物中的钻石,是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岁月之积累,所以它价值连城。香枕、香包都是现在日用的产品,这是自然香。除此之外,人们还把沉香开发成香水、喷雾以及沉香精油,让普通的老百姓也能用得起沉香。挂件、摆件、雕件是沉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沉香作为优质的工艺美术品原料世代相传,加工非常精致,无论是手串还是念珠,非常受人们的喜爱,随身佩戴。沉香在美食文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很好的饮食萃取材料,有沉香酒,也有用它的植物器官制成的不同的沉香茶,都在陆续走向市场。
现在我们能够谈到的、见到的仅仅是中国香文化的冰山一角。今后通过不断挖掘史料和文物资料,使人们去了解、去研究,有更多的朋友加入进来,热爱这个文化,使用这些香料,把它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才能把我们传承于古代传统的文化和现今生活理念相结合,使这项古老的文化有更好的生命力,得以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昌盛,中国香文化也必将焕发蓬勃的生机,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展露出美妙夺人的千年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