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门史系列研究专项”工作会召开
会场
院党委书记魏一明
院长张占仓
2016年12月13日,“河南专门史系列研究专项”第二次工作会议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哲学与宗教研究所等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和院科研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魏一明、院长张占仓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会议由魏一明书记主持。魏书记首先介绍了河南专门史系列研究专项的有关情况。他说,作为重大文化工程,河南专门史专项工作得到了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计划用十年时间出版一百部左右的精品著作。这么大的工程,仅靠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现有人员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吸纳了院离退休老同志以及院外专家参加这项工作。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利用联系专家比较广泛的优势,在组织推进这项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整体工作稳步推进。他希望,每位科研人员要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写作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工作。
随后,赵保佑、陈建魁、唐金培、李乔、张佐良、李龙、徐春燕、张玉霞、代云、卫绍生等专家学者分别介绍各自负责的《河南道教史》《河南家族史》《河南水利史》《河南移民史》《河南书院史》《河南考古史》《河南城镇史》《河南古都史》《河南哲学史》《河南诗歌史》等专题的进展情况、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下步打算进行了交流。
河南专门史编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新斌研究员代表河南社会科学院分别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朱海风、河南师范大学王记录、河南农业大学田国行、河南大学赵炳清教授签订了《河南水文化史》《河南史学史》《河南园林史》《河南行政区划史》写作出版协议。院外专家在发言中表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举全院之力,甚至是全省之力来搞河南专门史系列研究专项,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有力支撑,他们将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克服困难,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写作任务。我院资深研究员程有为、任崇岳、马世之等也对河南专门史系列研究专项给予了高度肯定。
最后,张占仓院长作了总结发言。他说,河南专门史的进展情况,就目前来说是超过预期的,总体良好,所有参与其中的科研人员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凝聚人心、打造精品,以真正的学术经典标准去完成这一百部左右的著述,同时要不断吸引河南其他高校、科研单位,甚至是全国对河南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我们要下决心、下大力气去组织好、协调好这一工作。张院长对专门史的写作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质量保证。在推进这项工程时要注重质量,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在文本规范、格式规范、字数规模上保持一致,前后著作具有可持续性;二是时间保证。河南专门史作为重大专项项目,科研人员必须要一心一意参与其中,静下心苦心钻研,注意调整工作计划,以此保证写作质量;三是经费保证。社科院各个职能部门要在管理上为专项的完成提供便利,形成愿意做科研的得到应有的报偿,在资金上有充足的保证;四是人力保证。每个课题团队要有合理的人力搭配,采取老中青结合的方式,每个写作团队至少要具备一名青年科研人员,以便增加科研活力,开拓思维;五是方法保证。科学研究要在文献法、调研法等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数据方法,具备大数据思维,提高文献搜集、阅读、利用效率;六是机制保证。专门史在写作时要关注当下,坚持古为今用,时间上要适当延伸到当代,具有序列规范,如水利史的写作过程中要涉及到当下的南水北调工程。张院长最后希望这项文化工程在专业上要有专业范,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原品牌,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