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政策惠民 措施得力 幸福家庭创建显成效
自2011年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以来,河口区围绕“示范家庭帮扶、爱心帮扶救助、养老助福提升、计生保险保障、特殊家庭关爱、健康促进帮扶”六大工程,全力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促进了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2016年河口区计生协会被授予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单位。
一是示范家庭帮扶实现规模化 。2012年,区计生协会协调河口农村合作银行推出计生示范家庭贷款品种,利息享受基准利率上浮50%的优惠,在银行让利的基础上,区、镇街财政分别给予30%的贷款贴息。2011年至今,全区已向1480户计生家庭发放贴息贷款1.5亿元,区镇两级贴息848万元,银行让利586万元,发展种、养、加等致富项目1500余个,增加经济收入1亿元。
二是爱心帮扶救助做到常态化。 设立生育关怀救助金,每年组织开展“人口关爱一日捐”活动,对困难计生家庭等进行助学、助医、助困等全方位的帮扶救助。五年来,累计走访慰问计生困难家庭966户,发放慰问金89万元;对128名贫困母亲、66名贫困女孩发放救助金28万元;对261名学生发放救助金62万元,爱心人士与13名孤儿、76名困难计生家庭子女结对帮扶。
三是养老助福提升实行制度化 。增加计生家庭养老补贴。自2010年起,对独生子女父母、双女户父母增加缴费补贴20元;对年满60周岁独生子女、双女户父母增发50元;对失独父母、独生子女伤残父母每人每月分别增发300元、200元。奖励扶助实现城乡一体化。对城乡独生子女、双女户父母年满60周岁时,每人每月发放80元奖励扶助金。对失独父母、独生子女伤残父母每人每月分别发放500元、400元特别扶助金。
四是计生保险保障实现广覆盖 。自2014年7月,开展独生子女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为60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家庭每户购买1份意外伤害保险。2016年7月,为适应全面二孩政策需求,进一步调整了意外伤害保险入保范围、入保年龄。为女方年龄在49—65周岁的城乡独生子女计划生育家庭(包括在职职工)购买2份意外伤害保险。同时,为计生特殊困难家庭购买综合保险。全区49周岁以上119名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成员,由政府出资,每人购买1份综合保险,每份495元,分意外伤害身故、残疾、意外医疗、疾病身故保险、附加住院津贴保险,住院津贴每天补助200元,补助180天,有效解决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意外伤害及疾病就医陪护问题。
五是计生特殊家庭关爱做到经常化。 依托民政部门居家养老平台,对60周岁以上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成员实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照料服务, 每周提供不少于2次上门服务。同时,以镇街为单位,建立计生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每户确定3名联系人,由镇(街)计生协会人员、村(居)计生协秘书长和卫生院医务人员担任,开展经常性、即时性精准帮扶并建立联系档案。每年春节,为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发放1000元慰问金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基层计生协会人员及爱心志愿者为全区失独家庭成员开展过生日及精神慰藉活动,送去生日蛋糕和200元-500元慰问金。做好健康帮扶关怀,发放就诊优惠卡,在二级医院享受门诊检查费、治疗费减免50%优惠,在基层医疗机构,享受每年4次免费检查。基层医疗机构每年免费进行1次健康查体,以家庭医生服务的方式,每季度进行1次上门巡诊。
六是健康促进工程定位高标准 。实施生殖健康促进工程。以镇街、村二级服务机构为支撑,建立和完善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人员培训、药具发放、信息咨询、查病治病的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实施优生优育“六免两补”和生殖健康“三查两免”政策。开展青春健康促进项目。联合宣传、教育、工会、妇联等10部门联合出台了《青春健康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部门职责任务。投资1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河口区实验学校青春健康俱乐部。编印青春期性健康、生殖健康、自我防护、性心理及道德、家长沟通技巧、远离毒品、预防艾滋及戒烟系列知识读本。同时,探索采取“双向同步培训”模式,开展孩子和家长同步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提高了青少年青春健康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