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沾化:创新警务模式实现村村有“警”
自“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滨州市公安局沾化分局严格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聚焦“农村要稳定”和“警力不足”的现实矛盾,创新社区警务模式,在全区6个乡镇125个村庄每村选聘一名威望高、热心村中事务的村民作为警务员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防控,实现了村村有“警”,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基础工作。
农民警务员工作得到沾化区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采取“政府出资、公安管理”的组建原则,将农民警务员工作情况列入村委班子考核,并规定对做出突出成绩的警务员由派出所推荐优先入党、进村“班子”。分局为警务员配备了统一的服装、标识、装备,制订了各类制度规范,开展了业务培训,研发了管理平台,建立了视频调度系统,加强考核、管理。警务员每月在派出所工作一周,随警学习,多数时间在村中工作,每月到派出所述职。派出所每月对考核优秀的警务员实行奖励。现已有10名警务员因工作突出被推荐入党。
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情况摸排、安全防范、服务群众四大类工作,是农民警务员主要职责。农民警务员是矛盾纠纷的“灭火器”,辖区发生矛盾纠纷类警情后,警务员发挥人情熟、沟通便利、群众信任的优势,协助民警处置警情。自今年2月以来,他们共协助处理警情85起,协助调解治安案件28起。他们还摸排土地、婚姻、债务、村务等矛盾纠纷150件,通过反复做工作化解49件。他们负责村里视频监控的维护、管理,协助派出所对各村“重点车辆”、校园安全情况进行登记、管理、检查,通过组织放“小电影”、入户宣传、现场教授防火防盗知识等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农民警务员还为村民捎办各类证件、户口迁移手续,还经常根据村里的情况请户籍民警入村,给老弱病残人员上门办证。
农民警务员解决了“融入性”的问题,使公安工作实现了与群众的“零距离”。在警务员的带动下,设有警务员的村庄80%都成立、健全了义务巡逻队,越来越多的村民对治安防控由无视变为主动参与。今年,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分局共破获入室盗窃案件9起、涉毒案件5起,规劝9名在逃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全区6个乡镇中,无命案、无刑事案件、无安全事故的村庄占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