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政府企业联动主动突围 加快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11.09.2014  12:42

近两年,体育用品行业进入了冬季,在行业走下坡路时,福建晋江的安踏在两年调整期后成为首个走出寒冬的体育用品企业,安踏上半年业绩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安踏营业额、股东应占溢利等关键营业数据均远超市场预期,成为体育用品行业首个营收转正的企业。

虽然纺织鞋服行业并未完全从寒冬中走出,但泉州部分企业已经显露出“正能量”,为整个行业带来了信心。记者了解到,当前泉州市政府正与企业一起主动突围,加快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加快自身的核心竞争力。9月9日、10日,“中央网络媒体海峡西岸行”第二站走进安踏、宏太纺织厂等企业,了解寒冬中企业如何转型升级求得突围。

寒冬过后企业更具竞争力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赖世贤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体育用品行业对市场盲目乐观,不断地扩张开店。在体育用品行业进入调整期后,高库存、关店潮、业绩利润下滑等不利因素困扰着整个行业。

“安踏也经历了这样的困难期。”赖世贤告诉记者,在过去两年,安踏关了1000多家门店。2011年,安踏销售收入90亿元,利润18.7亿元,这样的纪录在寒冬来临后戛然而止,在往后两三年时间里,安踏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以前整个行业好的时候,大家都好,差距不大。现在市场不好做了,企业要拼内功。”赖世贤说。

在关了部分门店之后,安踏开启了零售战略转型,改善零售商盈利能力,协助经销商保持竞争优势。比如说一些门店篮球用品销售的好,就专注做篮球用品的。安踏还通过分析ERP数据,判断市场趋势,并依此为经销商提供更精准的指引。

根据今年上半年业绩公告,安踏营业收入为4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虽然还没有回到2011年的巅峰水平,但在赖世贤看来,经过转型升级的安踏,市场竞争力比起2011年时优势更大。他预计,到2015年,安踏营业额预计能突破100亿人民币。“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体育运动的日益普及,体育用品市场未来还有很大潜力。”赖世贤说。

科技打破同质化僵局

在安踏的展示厅内,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安踏的专利技术,“我们用水倒在一般面料上,布就湿了,但是倒在三防面料上,只要轻轻一拍,面上的水珠子全掉了。”工作人员所说的三防面料是作为冲锋衣、登山服的面料,不仅有防水功能,还有防油、防污特性。“这样的专利有159项。”工作人员介绍。

众所周知,与耐克、阿迪达斯等体育产品相比,安踏走的是大众路线,“价格中低端,不意味着产品中低端。”赖世贤告诉记者,虽然这几年企业进入寒冬期,但安踏仍然加大科研投入,以打破产品同质化僵局,提升商品竞争力。据介绍,安踏拥有的运动科学实验室是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上半年,安踏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为销售成本的4.2%,接近9500万元。

赖世贤说,安踏走中低端路线这一定位不会改变。“中国有十几亿人口,人均运动鞋只有0.4双,而美国人均3-4双。”赖世贤认为,中低端市场仍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虽然定位大众市场,但大众市场比任何一个市场更需差异化、新的工艺,既不会拉高产品价格,又有所创新。“过去穿安踏的感觉是穿不坏,现在我们还要求要舒适。”

政企联动主动突围 加快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除了安踏之外,在泉州,纺织鞋服行业在市场下行过程中也不断地寻找适合自身的转型升级之路。在石狮的宏太纺织厂内,丝毫感觉不到外面纺织业受到的冲击。“我们这两年都是全负荷地开工。”宏太纺织厂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厂只做男装布料,注重时尚风格,“过去我们是一人负责一台机器,现在是一人负责一排。”引进先进技术,也使得宏太纺织厂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据了解,泉州民营经济发达,当前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也是政府所关注的问题。泉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伯前介绍,泉州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为支柱的特点没有改变,泉州坚守实体经济、坚守制造业没有动摇。备受关注的纺织鞋服行业迎难而上,站稳脚跟。泉州对制造业的资金保障应对及时、措施得当,极少数鞋服企业、小微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被淘汰出局,是市场竞争的常态。林伯前表示,泉州政企互动有优良传统,政府高度关注民营企业发展,至今泉州市一直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分片区,春秋两季召开座谈会,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难题。

泉州市科技局局长颜志煌告诉记者,在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泉州创新动力却有所提升,此前泉州创新资源匮乏,创新压力大,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道路上,泉州探索出了新的路子,通过龙头企业出资,办起新型研究院,实现了投管分离,以项目吸引研究团队,解决民营企业技术难题。

颜志煌说,另一方面,泉州市委市政府要求做好全方位服务,支持企业创新,从收集企业的问题到引导企业产学研结合,实现了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变下行为转型,转弱化为优化。”颜志煌认为,科技成为核心创造力正是当前企业转型的重中之重,成为新常态下的新增长点。


昌乐经济开发区“三量”齐抓聚焦项目促发展
一是扩增量,以高质量双招双引增强新动能。突出中德产业园、佳诚数码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等4个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深化英轩重工与斗山集团、佳诚数码与美国雅龙的高端战略合作,以园区招商推动企业聚集、链条延伸。着力推进招才引智,矿机集团与山科大联合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精科传动与山东大学、盛世热电与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合作建立科研院所2处,力争年内引进“千人计划”、高校院士等高端人才团队4个,泰山产业、鸢都产业等高层次人才达到20人以上。二是优存量,以快速度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升级。全力加快总投资70.商务之窗
德州市稳步推进第二届进博会筹备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