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加大力度维护文物原貌 支持文化遗产走向市场
“孔子故乡 中国山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采风活动采访团走进岱庙
中国山东网9月17日讯 (记者 张敏敏)泰安与泰山山城一体,“泰安”之名也来自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9月16日-17日,“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采风活动采访团走进泰安,亲身体验这座因历代帝王封禅、祭祀而兴起的古城的魅力,探索泰安在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名城上所做的努力。
立足文化遗产 打造旅游精品项目
封禅大典是泰山独有的古老礼仪,构成了泰山崇拜与信仰的重要内容。由于这种礼仪的执行者是历代帝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其影响更为深远。随时代变迁,帝王封禅盛大的仪式、华丽的场面,都已渐行渐远。2008年11月,山东省政府打造了山东旅游精品的重点项目、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将这一旷世大典重现。
《封禅大典》以泰山历代封禅故事为创作背景,真实再现了古代的市井文化和帝王封禅盛况,演出包括远古祭祀、金戈铁马——秦、儒风雅乐——汉、盛唐气象——唐、艺术王朝——宋、康乾盛世——清、青山依旧等7幕场景。
据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吕继祥介绍,《封禅大典》的成功是将历史文化遗产做成文化产业的成功尝试,弥补了泰安多年来夜间旅游的空白,对提高泰山旅游品位、提升泰山品牌将有重要作用。
鼓励非物质文物遗产自力更生 在开发中保护
民间有“登泰山不看皮影戏不成游也”的谚语。泰山皮影经过历代传承,不断发展和完善,于2007年首批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泰山皮影被誉为泰山文化的“活化石”。
登泰山之前,采访团成员先来到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观看了一场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代表性传承人、泰山皮影戏第6代传承人范正安表演的流传多年的经典泰山皮影戏剧目——《石敢当打狼》。小小的皮影被范正安耍得妙趣横生、音影传神,着实让采访团成员领略到“天下一绝”的风范。
为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在他手里断了,范正安注册成立了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自行研究开发了泰山皮影系列工艺品、家居饰品、服装、旅游商品等四大类十几个品种的产品。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让泰山皮影由一门传统艺术走向了市场化道路。
范正安说,政府制定了大量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也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力更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得到保护和传承。
对泰山等进行严格保护 永续利用
泰安因泰山而为城,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对泰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探访泰山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泰安一直坚持“严格保护,永续利用,实现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对泰山的文物古迹进行维修和保护。
据了解,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禅告祭时,住的地方就是岱庙,这里保存了琳琅满目的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艺品,并保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经,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更为珍贵的是,岱庙还有184块历代碑刻和48块汉画像石,成为我国继西安、曲阜之后的第三座碑林。据泰安市文物局局长田学峰介绍,泰安将岱庙周边环境整治列入了泰安市重点工程,按照规划要求,拆除了古建筑群周围影响岱庙景观的破旧建筑物,修复了岱庙围墙及角楼和岱庙古建筑群等文物古迹,开辟了北门广场,才逐渐使岱庙恢复了历史风貌。
“除此之外,我们一直在加大对泰山的保护力度,对156平方公里的泰山景区实行分区、分类管理,开辟了从岱顶到拱北石等五条步游路,并对泰山上的文物古迹进行了整修,对泰山石刻进行了大规模抢救、维修。”田学峰说,在近年来,文物局依法拆除违法和有碍观瞻、破坏环境的各类建筑150多万平方米,恢复泰山的自然历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