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洲雁: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治国理政,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准确把握其中的丰富内涵和逻辑理论体系,对当前实现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就是“承前启后”,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继往开来”
准确把握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本内涵和逻辑理论体系,必须搞清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承担的历史使命。
所谓党的历史方位,指的是党在时代和历史发展中所处的位置。认清党的历史方位,是党制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根本前提,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那么,这一代共产党人所处的历史方位到底是什么?众所周知,这一届领导集体执政的时间是从十
大到二十大,也就是从2012年到2022年。这10年,一方面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接力奋斗,实现全面小康,完成第一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要把握历史机遇,及时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完成第二个100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就是“承前启后”,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继往开来”。
那么,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历史跨越时期,作为“继往开来”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到底要承接一些什么、开启一些什么?
——承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实现古老中华文明与当代世界文明的对接、对话。特别是通过“两创”方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赋予其独特的中华基因、鲜明的民族特色、不竭的精神动力。
——承接170多年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任务,不断追赶世界现代化的前进步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承接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根本宗旨和理论创新。始终做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做革命、建设、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党的理论创新。
——承接60多年来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包括现代化强国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阶段、总体布局等,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客观必然性。
——承接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深刻领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写下去。
除了“承接”,还要“开启”。毫无疑问,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另一个历史使命,就是要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在170多年接力奋斗的基础上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在此基础上开启实现中国梦、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
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的现实依据
准确把握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本内涵和逻辑理论体系,必须充分认识这一代共产党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面临的现实挑战。
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在对世情国情党情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无疑,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是这一思想体系形成的现实依据。
首先,从国际上来说,这十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然没有变,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引领这个时代的潮流。只有通过合作、共赢,才能促进和平发展。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格局发生大变革、大调整、大重组,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理所当然地走向全球治理的前沿。
在这个大变革大调整大重组的年代,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既强调“韬光养晦”,又注重“奋发作为”,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等核心利益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开展大国外交,努力推动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主动实施“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自觉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相连,为世界和平发展营造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其次,从国内来看,我们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期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在这十年里,必将会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治理面临新挑战、全面深化改革要啃硬骨头、社会矛盾多发、文化和价值观多元、生态环境恶化,等等。这些问题,哪一个处理不当,都可能会一着不慎,导致满盘皆输。
在这种大背景下,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沉着应对、把握机遇,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一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实施“一带一路”开放战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二是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着眼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努力推进制度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统一,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发挥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四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五是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治理体制,保障民生,建设平安中国,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六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确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最后,从党自身面临的挑战来看,“四大危险”“四大挑战”依然存在,打铁还得自身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一刻都不能放松。只有不断提高党的领导科学化水平,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十八大以来,全党接连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学习教育,即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可以说,管党治党,一刻都没有放松。
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已经构成一个科学严密的逻辑体系,具有丰富性、完整性、系统性、全面性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准确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本内涵和逻辑理论体系?
毫无疑问,经过十八大以来的创新发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已经形成了一个科学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十个层次和方面: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它的主题,其本质是要实现中国梦、实现现代化。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与世界梦相通相连。二,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必须整体把握,不能偏废。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分阶段实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它的初步目标,或者说是实现中国梦、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责任和光荣”。四,“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其中全面建成小康是阶段性目标,其他三个全面是战略举措。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大建设整体推进。六,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五大理念引领五大建设。七,要统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二者协调发展。八,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动二者融合发展。九,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十,要统筹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上述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题,无疑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或者说实现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它的内涵,既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步骤、战略布局和发展理念;也包括为了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的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现代化;还包括为了实现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必须实行的“两创”方针;为了使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有机对接,必须倡导的“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理念。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既秉持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伟大复兴、追求现代化的伟大梦想,又继承了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探索现代化的思想成果;不仅对接了当今世界现代化的潮流,而且引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程。它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科学、严密的逻辑体系,具有丰富性、完整性、系统性、全面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